為推動江蘇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創新精神、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我省決定開展第二屆江蘇省MBA案例大賽。大賽的一些主要內容如下——
為推動江蘇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創新精神、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我省決定開展第二屆江蘇省MBA案例大賽。大賽的一些主要內容如下——
賽事主題:創新轉型,高質發展。
案例選題方向:
1. 新理念(如共享經濟、綠色發展);
2. 新興產業(如生物醫藥、智能機器人);
3. 新產品(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
4. 新技術、新工藝(如新能源、高端制造);
5. 新業態(如傳統產業和“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相結合的轉型升級、平臺經濟);
6. 新模式(如混合所有制、產業生態鏈);
7. 新制度(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社會型企業);
8. 其他相關方向(自選)。
大賽全程分為初賽、晉級賽和決賽三個階段。
(一)參賽院校報名
時間:2018年6月30日前
(二)對參賽團隊進行案例編寫和分析的技術指導
時間:2018年7月6日前
組委會舉辦案例撰寫與分析相關專題講座,提供賽前技術指導。
(三)參賽院校組建團隊撰寫案例和分析報告
時間:2018年7月7日—8 月31日
各參賽院校自行組建團隊,針對組委會所公布的案例選題方向開展實地調研、搜集整理素材、撰寫案例并提出分析解決方案。
(四)初賽
時間:2018年9月1日—9月25日
各參賽院校自行組織校內選拔賽,選出≤2支團隊參加晉級賽。
(五)發送晉級賽報名通知
時間:2018年10月1日
組委會向參賽院校賽事聯絡人發送晉級賽參賽報名表和參賽案例資料格式要求。
(六)參賽團隊報名
時間:2018年10月9日前
(七)晉級賽評審
時間:2018 年10月10日—10月30日
(八)決賽參賽作品發布
時間:2018年11月1日前
由大賽組委會將所有入圍晉級賽的匿名參賽作品(案例及分析報告)以電子版形式發送至進入決賽院校賽事聯絡人郵箱,供參賽團隊分析對手參賽作品為決賽現場 PK 做準備。
請各院校在11月1日后查閱郵件。如未收到郵件, 請及時聯系組委會工作人員。
(九)決賽上臺隊員名單確認及案例陳述方案提交
時間:2018年 11月10日
(十)決賽上場次序及組別抽簽
時間:2018 年11月11日
(十一)決賽現場答辯
時間:2018 年11月11日
(一)參賽形式
各個院校以團隊形式參賽,全隊人數不超過 10 人(含 1~2名指導教師),其中4名學生現場答辯,其余人員為后援支持,大賽組委會將按照參賽報名表發放參賽人員證件和獲獎證書。
(二)參賽資格
參賽隊員原則上應為在讀 MBA 學生。如隊員身份在參賽院校報名之日前為在讀 MBA 學生,在晉級賽或決賽階段已經畢業,仍有資格繼續參賽。
(三)隊伍數量
每所院校報送參加晉級賽的參賽團隊數量≤2 支。參賽隊伍請用“學校:隊伍名稱”命名。
(四)案例授權
參賽隊伍提交的案例、案例分析報告及現場演示所用PPT均默認授權大賽組委會作為大賽資料進行存檔。大賽結束后,組委會將對優秀案例匯編成集。
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作品,不涉及任何與他人沖突以及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凡涉密作品,應進行脫密處理。
(一)團隊獎項
特等獎(1支隊伍)
一等獎(2支隊伍)
二等獎(4支隊伍)
三等獎(若干)
(二)個人獎項
最佳風采獎(決賽團隊總數的50%)
最佳指導教師獎(特、一、二等獎團隊指導教師)
優秀指導教師獎(三等獎團隊指導教師)
(三)院校獎項
最佳組織獎(2個院校)
(四)企業獎項
優秀案例企業(若干,入圍決賽的案例企業均可獲得)
請各有關高校高度重視、廣泛宣傳,積極發動、認真組織相關專業研究生參賽,充分發揮大賽的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推動作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賽學結合,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