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催馬小學教師 王婭萍
那天的夕陽透過教室玻璃斜斜照進來,我望著滿地被撕碎的作業本紙屑和講臺上歪倒的粉筆盒,愁緒涌上心頭。開學第一天,這群被稱為“魔丸”的六年級新生,用震耳欲聾的喧鬧聲和滿室狼藉給了我職業生涯最沉重的下馬威。當隔壁李老師班傳來整齊的晨讀聲時,我們班后排三個男生正踩著桌子扮演孫悟空。小澤把紅領巾系在額頭上,舉著掃帚喊“俺老孫來也”。我站在教室后門渾身發抖,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這是我教學生涯的至暗時刻。
那天下午在辦公室,李老師遞給我一本磨舊了的《正面管教》。她說:“這群孩子不是魔丸,他們只是等待破譯的密碼本。”翻開書頁的剎那,我遇見改變教育觀的晨星。書中最讓我感同身受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究竟從哪里得到這么一個荒誕的觀點,認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覺更糟?”就像我打算用下馬威樹立威信時,結果卻是一塌糊涂。
小澤是一個很聰明的小男孩,但是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完成家庭作業很困難。甚至有一次因為不認真寫作業被爸爸打得鼻青臉腫,但是我發現孩子的作業質量并沒有提高,反而變得更消極了,對待任何事情都沒有熱情,親子關系達到冰點。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為了幫助小澤走出困境我該做些什么呢?我從書中尋找答案,書中第7章講述的:“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孩子的感受力強,但表達能力卻弱。第二天清晨,我把小澤叫到走廊。晨光里他梗著脖子準備迎接訓斥,我卻遞給他一張手繪的《班級設備管理員聘書》:“聽說你特別擅長研究電子設備?”他沾著墨漬的手指突然僵住,睫毛上還掛著早讀偷吃面包掉的碎屑。“多媒體維護交給你,每天開關設備能準時嗎?”那一刻,我看見他瞳孔里迸出星光。
改變在細微處抽枝發芽。每天晨讀前,小澤總會提前到校打開多媒體。當他第三次完美配合老師切換課件時,我在他課本里夾了張便利貼:“你操作多媒體的樣子,像指揮交響樂的將軍。”
那天課間操,這個總躲在隊伍最后扭來扭去的男孩,破天荒把校服拉鏈拉到了頂端。
家長會那天,小澤父親紅著眼眶給我看手機相冊:最新照片里,兒子正教他如何用手機完成工廠的學習任務。曾經揮向孩子的巴掌,此刻輕輕撫摸著屏幕里的笑臉。“老師,這是小澤第一次主動抱我。”這位裝卸工人粗糙的手掌在西裝褲上反復摩挲,褲縫處還沾著沒來得及拍掉的灰塵。
現在的清晨,當陽光再次鋪滿教室,小澤會站在講臺前統計作業,胸前的管理員徽章擦得锃亮。上周他悄悄在我辦公桌放了個手工課做的木質筆筒,縫隙里塞著張皺巴巴的紙條:“老師,我昨晚夢見自己變成真的孫悟空了——不過這次保護的是咱們班的流動紅旗。”
班內也有被家長驕縱的孩子,時間長了,孩子身上懶惰、自私的壞習慣越來越明顯,我也從書中找到了對待這類孩子的好辦法,我將這本書推薦給我們班的家長。我經常和他們在班級群里討論管教孩子的技巧。
翻開《正面管教》這本書,我明白了,教育孩子需要忍讓,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對待孩子的錯誤,我們不能一味地生氣。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出犯錯誤的原因至關重要。在教育犯錯誤的孩子時候,我們要堅持有錯必改的原則,不能驕縱他們,不然會積少成多,錯上加錯。
合上《正面管教》,我懂得了,教育不是降妖伏魔的緊箍咒,而是點亮星辰的人間燈火。那些曾被視作“魔丸”的孩子,不過是暫時蒙塵的星星,當我們用理解拭去陰霾,每顆星星都能找到自己的軌道,在愛的宇宙中溫柔運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