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無錫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這是時隔5年,無錫再一次召開教育全局性會議。
11月23日,無錫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這是時隔5年,無錫再一次召開教育全局性會議。
“教育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個城市今天的民生、明天的科技人才、后天的經濟與文化、未來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說,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無錫將奮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新征程上高標準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夯實“教育基石”。
“五育并舉”,成就學生全面發展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無錫市第一中學“紅樓·思享匯”課堂上,一首《太湖美》唱出了孩子們對母親湖的美好記憶。地理老師陳微順勢從太湖水說起,將無錫持續探索太湖治理、推動產業升級的奮斗歷程娓娓道來,引導學生感悟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這是無錫探索思政課新模式、深化“三全育人”實踐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無錫在全省率先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積極探索形成一套工作機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動、打造一批示范“金課”、產出一批優質課程資源、培養一支優質師資隊伍,切實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讓每一個孩子擁有高尚的品德、創新的思維、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審美、勞動的習慣,是每一位無錫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使命。在江蘇省無錫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的“三味書屋”,小朋友們盡享美好書香;錢橋中心小學的“尚耕農場”內,孩子們低頭彎腰收稻忙,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的學子們,將校友錢鐘書的著作《圍城》改編成課本劇搬上舞臺;在2023無錫市大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1500余名青少年學生奮力拼搏、超越自我……在“五育并舉”的旗幟下,閃閃發光的少年們在各自舞臺上積極向上、出新出彩。
“無錫素有崇文重教的傳統,我們要把這個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凝聚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整體合力,以更高水平強化鑄魂和塑能,把無錫教育打造成廣大市民引以為傲的閃亮名片。”無錫市教育局局長宋新春說,無錫將聚力實施黨建引領、全面育人、資源供給、品質辦學、隊伍建設五大行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無錫現代化事業育先機、筑未來。
普惠共享,滿足群眾熱切期盼
無錫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無錫市第一中學梁溪分校、太湖新城分校,江蘇省天一中學新吳分校以及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濱湖分校等4所新成立的高品質高中正式揭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這4所高中均由無錫市民公認的“牛校”牽頭,未來將釋放一批優質普通高中學位,讓更多孩子“上名校、好讀書”。
今年以來,隨著教育資源供給三年行動計劃全面落實,無錫名校“上新”速度明顯加快。8月,無錫市盲聾學校啟動建設;9月,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空港分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錫西分校、無錫市東林中學人民路校區等一批新學校迎來首場開學典禮;10月,江南大學(江陰校區)建設進入裝飾裝修階段,工程進度可確保明年秋季學期開學……更優的前瞻性布局規劃、更多的高品質學位供給和更深入的集團化辦學探索,讓更多孩子能上“家門口的好學校”。
“更大力度促進優質和均衡,以普惠共享回應群眾熱切期盼。”無錫市委教育工委書記范良介紹,近年來,無錫持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努力在高原之上筑高峰。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實施3批80所新優質學校培育工程,優質幼兒園覆蓋率超90%;高中學位供給率超60%,高質量建設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范區,國家級示范校、省級示范校數量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內涵規模發展開啟新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改革創新,激發教育生機活力
“遠望號”如何在茫茫大海上測控天上衛星,“奮斗者”號為什么潛到萬米海底不會爆炸,怎么用刨刀、電焊筆制作一盞會飛的刨花燈……今年9月,無錫30所中小學與50家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聯手開啟“工程教育開學第一課”,80名科學家、工程師走進校園,將抽象的工程原理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教學,著力培養一批“未來工程師”“未來科學家”。
打造新時代工商名城,無錫從娃娃抓起。今年5月,無錫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工程教育的指導意見》,提出關注學生創新意識、高階思維和實踐能力發展,力爭到2035年打造具有示范引領意義的優質課程20個、教育基地30個、重點學校50所,將無錫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工程教育新高地。
聚焦教育改革“深水區”,無錫堅持守正創新。2020年起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新中考方案平穩落地;鞏固拓展“雙減”成果,中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行民辦學校規范辦學積分制管理考核,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近年來,無錫創新啟動“我為良師”全員行動和“未來校長”計劃,涌現出一批德教雙馨的“名校長”和“大先生”。全市中小學現有在職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蘇教名家”培養對象等省級以上名師455名,骨干教師數量、質量均居全省前列。同時,無錫大力實施“太湖人才計劃”教育高層次人才引育計劃,近兩年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優秀畢業生1437人,為教育高質量發展賦智蓄能。
“舉全市之力把無錫教育推上一個新高度。”無錫市市長趙建軍表示,要通過優化教育資源布局、開創施教育人新局、服務經濟社會大局、形成重教興學格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家門口的“好學校”爭相涌現,身邊的“好老師”快速集聚,學生的“好未來”觸手可及。(本報記者 魏琳 馬薇)
來源:《新華日報》 2023年11月27日 第1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