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教育數字化成果展現在正在湖北武漢舉行。從小朋友到老年人,從課堂到客廳,凡是和學習相關的事兒,在這里都能找到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今年展出現場有哪些亮點?一...
央視網消息: 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教育數字化成果展現在正在湖北武漢舉行。從小朋友到老年人,從課堂到客廳,凡是和學習相關的事兒,在這里都能找到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今年展出現場有哪些亮點?一起跟隨總臺記者去看看。
AI大模型數字技術讓中小學課堂也呈現出了新面貌。科學課上,學生可以和“虛擬人”愛因斯塔開啟跨越時空的對話,激發學習興趣;數學課上,動態數形轉換等技術將抽象的數學公式和幾何圖形變成了可視化內容,AI讓黑板從傳統的板書工具變成了教師的智慧幫手。
在國家開放大學搭建的“客廳”里,不少參觀者被這個智慧書法平臺吸引,忍不住也提筆練字。書寫過程被記錄并上傳到云端,人工智能比對碑帖,不僅能逐字打分,還能作出筆法分析。
數字技術打造教學新場景 “遙不可及”變“觸手可及”
剛才,記者帶大家感受了數字技術在中小學和終身教育領域的應用,可以說是新穎有趣。下面,我們再去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展區,看看都有哪些黑科技?
在展區里,你甚至還可以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這些平常難以真實到達的場景,通過數字孿生、虛實結合、增強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從“遙不可及”變成了“觸手可及”。哈爾濱工程大學自主研發的這個“深海探險家:水下機器人作業虛仿實踐平臺”構建了逼真的虛擬作業空間,學生能夠沉浸式學習水下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與建模方法,即使在1500米深海的作業情況也能精準模擬。
模擬月壤,3D打印的星球車,沉浸式沙盤搭建起月球環境高還原度的演示場景,結合AI助教系統的智能助學與個性化學習評估,這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打造的面向月球科研基地的教學平臺,提供了“數字教材+虛擬仿真實驗+實體實驗”融合創新的學習模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