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首場發布會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成效,主會場設在教育部,分會場設在江蘇省。在教育部首場發布會上,江蘇是唯一分會場。江蘇的學前教育實踐,引起全國關注。
4月26日,教育部“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1+1”系列發布采訪是教育部的品牌活動,由一場發布會和一路采訪團組成。今年系列活動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克服疫情影響,發布會變為“云發布”。
記者了解到,首場發布會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成效,主會場設在教育部,分會場設在江蘇省。在教育部首場發布會上,江蘇是唯一分會場。江蘇的學前教育實踐,引起全國關注。
公益普惠,教育改革發展成效的集中體現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關系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系千家萬戶幸福和諧,關系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告訴記者,江蘇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效,集中體現在建立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2012年,江蘇頒布《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是全國第一個為學前教育立法的省份。十年來,江蘇堅持政府主導,構建并完善了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縣鄉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學前教育全面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同時,江蘇根據國家的決策部署,出臺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系列文件,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葛道凱介紹,江蘇突出標準先行,健全支持保障體系。江蘇頒布了學前教育的一系列標準,包括資源配置標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公辦幼兒園機構編制標準等,并通過教育現代化監測、納入黨委政府高質量考核等措施,促進各項標準的落實,推動人、財、物等資源向學前教育領域快速集聚。全省學前教育財政撥款從十年前的每年20多億,提高到現在的每年約200億。十年來,全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近5000所,幼兒教師數量增加了一倍多,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全省近七成的縣區已實現了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
記者了解到,江蘇學前教育遵循幼兒身心成長規律,推進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統籌全省高校、科研機構和高水平幼兒園的專業力量,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開展日常保教,嚴禁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將科學保教納入優質幼兒園評估體系,連續十多年實施省、市優質幼兒園達標創建,極大提升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促進了區域辦園水平整體提升。省優幼兒園從十年前的1887所增加到現在的5179所,省、市優質幼兒園占比接近90%。
幼兒園土地供給政策制度創新
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背后,有一個創新的土地供給政策制度。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崔娟介紹,江蘇在近年清晰架構了幼兒園規劃、用地、權屬關系等一系列政策,從根本上杜絕了小區配套幼兒園缺規劃、或有規劃少建設、或有建設少舉辦、或有舉辦少公益等現象。
在江蘇,自然資源和教育部門共同落實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專項規劃,規劃幼兒園用地一經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或擅自變更規劃用途;確需調整的,調整后的規劃用地不得少于原有面積,并經教育、自然資源等部門審查同意。
記者了解到,公辦幼兒園和非營利性民辦普惠園建設用地屬于教育用地,實行單獨設宗、單獨劃撥供地。劃撥土地時,要明確一系列要求,以及建成后的產權歸屬、管理使用單位、移交辦法等內容。幼兒園建成后,按相關規定交付給教育部門。
崔娟告訴記者,各地依據規劃制定幼兒園建設年度計劃,要作為政府項目嚴格實施。政府可以委托有關建設單位代建,但必須要與住宅區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沒能四同步的,會有處罰和補救措施:自然資源部門不予竣工規劃核實,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不予竣工驗收備案,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產權登記,并依法責令補建。幼兒園園舍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等,教育部門都要參與。
讓所有幼兒有園上、就近上、上得起、喜歡上
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虞永平認為,江蘇聚焦學前教育實踐中兒童為本落實不到位,課程缺乏趣味性,教育成效不顯著等問題,從幼兒園和縣區兩個層面深入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從課程理念更新、課程目標和內容的完善、課程環境的改造、課程實施方式的優化及課程評價的有效性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大大提高了幼兒園課程建設水平,推進了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形成了省域推進課程改革的示范性樣本,對全國發揮了積極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江蘇作為一個東部發達省份,下一步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哪些方面?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表示,接下來,江蘇學前教育發展重點是“建設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據介紹,江蘇具體在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加快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江蘇學前教育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普及普惠縣域全達標。下一步要更好發揮省市統籌作用,強化各級政府履行學前教育發展職責,優化完善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機制,更大力度推動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實行標準班額招生,讓生活在江蘇的每一名幼兒有園上、就近上、上得起,喜歡上。
二是重點破解學前教育瓶頸制約。以建設現代化、高素質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作為關鍵之關鍵,改革和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加大經費投入、強化師資配備和待遇保障,積極推進公辦幼兒園編內、編外教師同崗同酬,激發辦園活力、加強專業引領,促進公民辦教師共同發展。
三是致力形成學前教育良好生態。修訂完善《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形成學前教育立德樹人、協同育人強大合力。更新和完善江蘇學前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將大自然、大社會作為活教材引入每一所幼兒園,讓幼兒園課程為兒童的生活、學習帶來更大的空間、更豐富的活動、更多樣的經驗、更融合的智慧;讓廣大教師都能夠懂得兒童、尊重和支持兒童創造性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鄭焱 圖/文
編輯: 謝詩涵
來源:交匯點 2022年4月26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