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用更暖的溫度提高教育滿意度,以高質量師資引領高質量教育,2019年年末,江蘇基礎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
出臺新高考方案,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發文加強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和教學組織管理工作,著力解決高中資源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關鍵問題;
出臺加強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集中力量配置特殊教育資源;
推出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指南,切實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
全年開工建設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分別達455所、472所、68所
……
一系列新舉措、新機制、新做法、新成效,彰顯著江蘇基礎教育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教育問題的使命擔當和探索實踐。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用更暖的溫度提高教育滿意度,以高質量師資引領高質量教育,2019年年末,江蘇基礎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
年終答卷
今明兩天,“江蘇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將推出2019江蘇基礎教育年度總結,敬請關注!
堅持立德樹人
扣好人生“第一??圩印?/strong>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核心使命。如何構建好落實機制?江蘇基礎教育人一直在努力。
2017年創新實施 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以來,江蘇共建設省級項目167個,爭取財政經費3400萬元。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修訂完善思政課程設置方案,全省每所中小學都開發了1門以上的德育校本課程。強化德育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機制,構建了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育人體系。突出強化實踐育人功效,全省中小學均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330多個校外實踐活動場所,今年有573萬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3月18日,作為我省唯一一名小學教師代表,無錫市錢橋中心小學副校長包紅心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strong>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我會開好思政課,為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卑t心說。
“從實施素質教育,到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我省基礎教育進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說。
引導學校按照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實施教育教學,引導社會按照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評價教育、學校和學生,是基教人的責任擔當。以課程建設的多樣化、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實現育人方式的多樣化,更加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是基教人的扎實實踐。
8年持續創新實施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省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左右資金予以專項支持。目前,江蘇已建設省級普通高中課程基地421個,60%的普通高中形成校本化育人模式。這一舉動引發兄弟省市的關注和跟進,海南省和重慶市教育行政部門相繼發文啟動普通高中學科課程基地建設。
7月,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等20所學校被確定為省高品質示范高中首批建設立項學校,12所學校被確定為建設培育學校。目前,全省優質普通高中達465所,在優質高中就讀學生比例達90%。
勞動教育的開展同樣如火如荼。常州將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打造成勞動實踐基地,每年能夠接納3萬余名學生集中參加學習。
6月,該市率先以政府名義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至2020年,全市將建立100個市級以上示范基地、創建100所示范學校,形成100門精品課程,評選1000名優秀教師,表彰10000名優秀學生。
兩年前,我省在全國率先倡提“適合的教育”。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綜合素質的長遠發展上,努力辦好“適合的教育”正成為人們的訴求。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小學校長洪亮認為,在“適合的教育”理念下,每所學校都可以是優質的學校,每位教師都應該是成功的教師,每個孩子都能夠是最棒的孩子。
也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引領下,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接受 高考綜合改革 。健全以課程標準和學生全面發展標準為主的學業質量綠色評價體系,加強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加強普通高中教學組織管理,著力解決高中資源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關鍵問題……江蘇基教人努力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最關切的問題。
e.g.
以南通為例,該市教育教學改革吸引著全國許多同行前來調研、學習。今年4月,南通市教育局又從落實“立德樹人”基本要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出發,完善“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12字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根本”的課改理念,強調讓講授走向簡明、讓合作走向有效、讓展示走向多樣。
優化資源供給
打造城鄉居民“優惠圈”
當前,我省教育公平發展已經從解決機會公平步入 教育機會、過程與質量效果并生的新階段。
2018年,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2837億元,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2202億元,是2000年的13.1倍,年均增速15.4%。
為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全省平均每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0所左右,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覆蓋率約為77%,全省85%以上的幼兒就學于省、市優質幼兒園。探索推行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服務區制度,約45%的縣區已實現幼兒園劃片服務。
2019年,鹽城市鹽都區新增7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共增加普惠性學額1500多個。至此,該區普惠性民辦園已達10所。
“推動民辦幼兒園向普惠性轉變,是區政府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的抓手之一。 ” 鹽都區教育局局長熊新華介紹,鹽都區政府按照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對普惠性民辦園進行財政補助。
“十三五”以來,淮安市在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建設過程中,市、縣(市、區)黨政領導高度重視,起步早,行動快;建設規劃測算精準,建設項目落實落地到位;破解建設資金籌措、土地劃轉、師資配備等難點問題上有硬招實招,闖出了一條加快普通高中資源建設之路;建設學校與辦好學校并舉,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建成率與享譽度較高,達到了“新建一所、成功一所”的效果。
10月31日,全省普通高中資源建設工作座談會在淮安召開,淮安優化普通高中資源建設的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
如今,我省教育資源配置從過去的以物為主、以硬件投入為主,轉向以人為主、以內涵投入為主。
在學前教育階段,省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經費,區域性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
高郵市以19個省、市級課程游戲化項目園為龍頭,利用豐富的鄉土資源和“園園通”網絡資源,精心打造出“校園環境中呈現、幼兒素質上凸現、教學游戲中再現、過程資料中體現”的辦園特色。
面對基礎教育學齡人口持續增長的態勢,江蘇率先建立了 基礎教育資源預警機制。2019年,江蘇完成了對全省及13個設區市基礎教育資源需求預警工作,形成省級及各設區市預警報告,印發給各設區市黨委政府。報告顯示,2020年全省基礎教育較2018年將新增學齡人口 77.3萬人,學校增量缺口 596所。
據此,全省及各地黨委政府分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本地區教育資源和學校布局規劃與建設工作。
省政府將學校建設列為2019年要辦好的十項民生實事之一,提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0所、義務教育學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
農村義務學校標準化建設是今年我省優化教育資源的“重頭戲”。
11月9日,省教育廳研制出臺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標準,將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化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 “學校配有師生冷熱飲水設備”“建有寬帶不低于100兆可接入每一個班級的校園網”“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提高教師的補貼發放標準”“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免收住宿費”……新的一年,各地將繼續按照“ 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加快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詳細報道請關注” 江蘇教育發布“ 微信公眾號明天推出下篇, 敬請期待!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