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想遇見什么樣的自己?”“如何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9月7日上午,南京林業大學新莊校區體育館內座無虛席。校黨委書記趙茂程以“弘揚南林精神 勇做時代新人”為題為2023級新生們帶來了精彩的第一...
“在大學想遇見什么樣的自己?”“如何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9月7日上午,南京林業大學新莊校區體育館內座無虛席。校黨委書記趙茂程以“弘揚南林精神 勇做時代新人”為題為2023級新生們帶來了精彩的第一課。
“你們的人生將與南林的使命與榮光緊緊相連,‘南林人’成為了我們共同的名字!”親切的開場白后,趙茂程以師長和學長的雙重身份,結合豐富詳實的史料,從“南林是中國近代林業高等教育的主要發祥地”“南京林業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林學子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將大有可為”三方面進行授課,勉勵同學們將個人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百廿南林共奮進,開啟全新的人生篇章。
課程開篇,趙茂程詳細介紹了學校自發端三江到五脈匯合獨立建校至今的豐厚歷史底蘊。他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南林先賢的事跡,回顧了百余年來南林人在中國近代林業高等教育中作出的突出貢獻,闡釋了“誠樸雄偉,樹木樹人”校訓以及“團結、樸實、勤奮、進取”校風的深刻內涵。他表示,南林既是一所歷史源遠流長的大學,也是一所有使命和擔當的大學,我們要主動從學校的歷史根脈中汲取養分。他從南林新莊校園里梁希和鄭萬鈞先生兩尊人物塑像引入,闡述了南林人愛國愛林、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向善向上的優秀品質以及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淡泊名利、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態度。他指出,梁希精神和水杉精神是南林精神文化的瑰寶,以梁希精神和水杉精神為代表的南林精神和南林氣質,成為支撐起南林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精神脊梁,它融入南林人的血脈基因,滋養并激勵一代代南林人,擔當起為中國林業事業發展的重任,書寫出了一幅幅壯美的南林畫卷。他希望,新生們能夠對學校歷史常讀常新,繼承并弘揚我們南林的優秀傳統和精神財富。
“你們遇上了一個大有可為的好時代,也來到了南林這個能夠充分發展自我和施展才干的好平臺。”課程第二篇章,趙茂程帶領新生了解學校日新月異的發展現狀、辦學成就及未來發展目標。他表示,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和社會美譽度持續快速提升,高質量發展的背后,彰顯了我們優質的教育資源和一流的人才培養。他著重介紹了學校一流學科、專業與課程,雄厚的師資隊伍,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教育,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實踐教育以及高水平國際化教育等方面內容。他強調,新時代賦予南林新的歷史使命,要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傳承發揚讓“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的初心使命,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著力加強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培養。他勉勵新生要珍惜青春、不負韶華、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才能盡快成長為國家棟梁?在課程第三篇章中,趙茂程從“立志”“守正”“篤學”“強體”等四個方面對全體新生提出殷切期望:一要立志,做心懷“國之大者”的南林人。他以兩位優秀校友的事跡為例,分享了他們在南林求學期間明確自己發展志向、腳踏實地、成長成材的故事,勉勵新生一定要認真思考、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立大志、擔大任。二要守正,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南林人。他講述了林業生態教育家熊文愈先生、造血干細胞捐贈者等許多優秀南林榜樣的事跡,強調“‘德’是做人做事的前提與根本”,希望同學們牢固樹立德高為先的意識,從生活、學習中的點滴小事做起,真正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三要篤學,做勤奮刻苦、創新鉆研的南林人。他結合南林科學研究者們純粹于心、純粹于行、純粹于情的具體案例,引導新生們潛心求知,養成篤學、慎思、明辨的獨立研究能力,用知識叩響心門,體驗成長與創造的樂趣。四要強體,做身心健康的南林人。“希望今后我能時常在田徑場、羽毛球館、籃球場上遇到你們”,他親切勉勵新生強健體魄,打好身心健康的底子,更好地去迎接未來人生中的各項挑戰。
課程最后,趙茂程再次寄語新生:“同學們遇到了一個好時代,來到了一個好學校!”“你們生逢其時,必將有所作為!”鏗鏘有力的話語字字擲地有聲,他希望,2023級新生們不負黨和國家重托、無愧學校家人期待,自覺傳承弘揚南林精神,發揚新時代南林人“追求卓越”的品質與毅力,在躬行實踐中磨礪意志品質,在接續奮斗中追逐青春理想,讓青春在南林綻放絢麗華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