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海大學江寧校區籃球場發生驚險一幕:一名大四的張同學在籃球運動中突發心臟驟停倒地!就在這危急時刻,現場同學、校醫院醫護人員與120急救團隊展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最終成功挽回一個...
近日,在河海大學江寧校區籃球場發生驚險一幕:一名大四的張同學在籃球運動中突發心臟驟停倒地!就在這危急時刻,現場同學、校醫院醫護人員與120急救團隊展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最終成功挽回一個年輕的生命。
記者采訪獲悉,由于當天現場情況緊急,在場的同學都迅速投入到救人中,現場沒有留下影像資料。
河海大學校醫院院長楊靜靜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救人場景。就在張同學打球倒下的危急時刻,參加過培訓有救護員證的港航院大三學生鄭景元在判斷患者無意識情況下,與新能源學院大四學生阿依波力·阿勒哈別克合作,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按照標準的30:2比例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曾在大一軍訓時接受過校醫院組織的急救培訓的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馮奕旸,第一時間跑去行政樓取來就近的AED,熟練地按照AED的提示,將電極片正確貼放在倒地同學胸部,進行除顫;土木交通院大三學生巴格江·烏蘭,與鄭景元輪流進行心臟按壓。
與此同時,新能源大四學生鄭彬彬在同學一倒地就立刻騎電動車至校醫院,校醫院醫護人員聞訊分別坐電動車和騎車迅速趕到現場,接管了后續的急救工作。
河海大學開展日常急救培訓
“當校醫院醫生沖進籃球場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目擊學生描述道,值班醫生谷香蘭、護士劉玉秋攜帶急救設備,3分鐘內抵達現場,跪地實施高質量CPR聯合AED除顫,并同步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等專業救治。當患者右腿出現收縮反應時,120也到達現場及時轉診。
新生普及教育
“學校江寧和西康路兩校區的38臺AED設備都接入監控系統,我當時也收到了預警短信,迅速聯系了醫護人員立即出診。”楊靜靜說,校醫院構建了“雙保險”機制,一是24小時醫護雙人值班制度,確保隨時可調動專業力量;二是隨時備好急救箱等設備,實現“3分鐘接警、5分鐘到場”,醫護人員值班期間全程待命,確保突發情況下無縫銜接。
校醫院事后調查統計,參與當天救援的4名學生其中2人持有紅十字救護員證。自2021年起,校醫院聯合紅十字會推動“人人會急救”計劃,新生普及培訓全覆蓋,AED+心肺復蘇培訓每年達20場,每學期開設急救選修課1門,全校AED操作知曉率大幅度提升。近三年開展師生急救培訓超2萬人次,校醫院近四年已搶救3名心臟驟停及1名氣道梗阻學生。
“正是這些常態化培訓,讓學生在黃金4分鐘內筑起了生命的第一道防線。” 楊靜靜告訴記者,從學生規范施救、AED快速啟用,到校醫院專業介入、120高效轉運,每個環節都精準踩中“生存鏈”關鍵節點。這不是偶然,而是學校多年夯實急救體系的必然結果。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同學已恢復意識出院回家鄉醫院進一步治療。楊靜靜表示,將以此次事件為契機,進一步升級急救培訓課程、優化AED布局,注意日常維護,并將急救技能納入日常工作中,讓更多師生成為生命的守護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受訪者供圖
校對 王麗麗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