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總師匯報,飛行平穩!”5月13日,央視《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國》欄目播出了一次特殊的會面。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和東航機長劉昕,兩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友在C919機艙完成了一次歷...
“向總師匯報,飛行平穩!”5月13日,央視《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國》欄目播出了一次特殊的會面。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和東航機長劉昕,兩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友在C919機艙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相逢。他們都是國產大飛機翱翔藍天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與眾多奮戰在各個領域的南航校友一道,在高空完成了“志在長空牧群星”的精神接力。
校友相逢,他們“駕駛”C919向藍天進發
2024年11月底的一天,首架投入運營的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當天的飛行后,降落在虹橋機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迫不及待地登上飛機,向東航C919機長和飛行教員劉昕了解飛行情況。
劉昕是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機長、飛行教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級校友。他覺得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與祖國需要結合,是實現“志在長空”的藍色夢想,體現“航空報國”人生價值最好的方法。于是,畢業后他參加了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飛行員考試,經過學習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當時執飛的都是波音、空客的機型,那會兒國家最大的飛機也就只是運7。我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能有幸飛上國產大飛機,并且成為C919的機長和飛行教員。”劉昕說。
劉昕和吳光輝院士登上的這架C919,不久前剛剛完成定檢,在維護和保養方面取得重要進步和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977級校友吳光輝說,“大飛機研制表明我們能夠躋身到先進的裝備行業里頭去,我們不僅僅帶動了中國的航空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全球民機產業的發展。”
勇挑大梁,直升機重要型號總師“南航造”
同樣出現在《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國》節目中的南航校友,還有直10、直19等重點型號總設計師吳希明。2024年12月,他出現在江西省景德鎮市中航工業昌飛直升機試飛場。
吳希明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980級校友,主持或參與了幾乎所有我國自主研制的現役直升機的研制。回憶起參與直升機設計的過程,他告訴記者,當初是立下“軍令狀”來完成設計任務的。“那時候認為設計目標很難達到,但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去做。即使做不成,把自己‘搭進去’,也要完成。”
我國的直升機研發由來已久。1975年9月,“延安二號”的成功試飛,標志我國能夠獨立自主地研制直升機。1995年,南航在已有直升機技術研究所基礎上,又創建了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23年,南航牽頭成功組建直升機領域唯一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直升機動力學全國重點實驗室。
吳希明表示,自己主持或參與直升機研發的理論基礎,都是在南航打下的。如今,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具有直升機專業“本—碩—博”完整培養體系的高校,幾乎所有重要型號的直升機總師都是畢業于南航。
精神接力,他們攜手全國高校共展家國情懷
記者了解到,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教育部聯合出品的全國首部大學生主題沉浸式“大思政課”——十集大型電視專題片《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國》近日已在總臺科教頻道黃金時段播出,該片歷時一年精心打造,以“校史見國史”為獨特敘事主線,通過回溯相關高校的發展脈絡,全景式展現新中國從艱難創業到蓬勃發展的壯闊征程。
首批參加此次專題片拍攝的高校,是教育部精心遴選的極具代表性的十所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重慶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東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江蘇高校的代表,南航參與拍攝的《航空報國》作為專題片的收官之作在5月13日播出,片中深情回溯南航與國家航空事業同頻共振的壯闊歷程,展現了南航人深沉的家國情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王麗麗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