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國傳媒大學舉行2022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6月23日上午11時許,中國傳媒大學禮堂,學生們自發起立,和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一起背誦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背誦完畢時,掌聲與歡呼聲響徹禮堂。
當日,中國傳媒大學舉行2022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借助“云直播”,4400余名畢業生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參與了這場典禮,3個半小時的大直播也讓觀眾們充分了解了這所學校及其畢業生。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在講話。 直播截圖
全國首次在畢業典禮中使用XR技術
本屆畢業典禮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紹剛與應屆畢業生馮琳搭檔主持。馮琳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四個領誦員之一,在此次畢業典禮的直播中,她談吐穩重,得到了網友的夸贊。
與去年不同,兩位主持人在虛擬場景下主持,國重大樓、中傳文化廣場、小白楊,這些具有中傳地標性特色的建筑和植物都出現在了這一虛擬場景中。據介紹,這是在中國傳媒大學融媒體中心的XR演播室進行的演播,運用行業前沿的擴展現實技術打造了現場的交互感和沉浸感,這也是全國首次使用XR技術的高校畢業典禮。
主持人在虛擬場景下進行主持。 直播截圖
直播從早晨8點的預熱開始,持續到11點20分,近三個半小時的直播中,一段段視頻展示了各專業學生四年學習生活的點滴,老師送上的祝福。此前,畢業典禮導演組還向231名師生征集了1263條視頻素材,并精心剪輯成片,在直播中播放。
同學們的真實影像、生活的點滴、參與冬奧會的幕后花絮逐一出現在畫面上,一段段視頻讓張紹剛和馮琳兩位主持人數次“破防”,用紙巾拭淚。
在線下儀式現場,畢業生們通過大屏幕和演播廳里的主持人互動。在張紹剛獨有的主持風格下,雙方互動頻頻引發現場爆笑。“同學,你在剛才的視頻里看到自己了嗎?”“怎么沒看見呢?”直播中,張紹剛隨機選擇會場內的一位學生采訪,學生直接用“網絡熱梗”回復,引發現場哄笑,線上評論區也是“哈”聲一片。互動中,張紹剛和學生互相揶揄逗貧,現場氛圍活躍、掌聲不斷。
張紹剛和馮琳主持互動。 直播截圖
“我想對老師們講,特別想念那段互相折磨的時光,我們有緣再見。”“視頻里沒看到自己,遺憾也是我的鍋,因為我懶得錄,沒看到賴誰呢?”站起來說話的學生金句頻出,評論區一片歡樂,“傳媒大學的學生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有網友評價道。
校長鼓勵學生堅韌堅強
直播中,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陶經、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總撰稿于蕾在線為畢業生送上祝福。當下熱播劇《夢華錄》的導演楊陽也出現在了直播中,作為校友為畢業生送上祝福,并鼓勵大家要克服困難。
按照慣例,學生家長也拍視頻在直播中送祝福。 直播截圖
“不能當面為所有同學舉行撥穗禮,是老師們心中永遠的遺憾。但疫情擋不住咱們的師生情,山水隔不斷我們的母校緣。”校長廖祥忠的壓軸演講一直是中傳畢業典禮的重頭戲,今年,他以這一段話開場。
在2021屆畢業典禮上,“人類社會正進入巨變期,你準備好了嗎?”他的這一句發問擲地有聲,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他依舊引經據典鼓勵學生在磨礪中鍛煉意志。
“風云跌宕、機緣難料,無論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疫情肆虐,占據了你們學業中的大半時間,走出校門時,又趕上‘史上最多的一屆畢業生’。你們不得不一次次離開溫暖的校園,快速適應‘居家上網課、云中找工作’。你們在疫情的‘暫停鍵’下,靜默成長。多少次,和本應屬于自己的鮮花和掌聲擦肩而過;多少次,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里,惆悵和焦慮伴隨著你們度過。”廖祥忠評價學生“你們不容易”,又稱贊學生“你們了不起”。“天降大任、必先承重”“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他鼓勵學生們“人生沒有白吃的苦,同學們吃的每一份苦,受的每一處傷,都將鐫刻為你們成長的印章;人生也沒有那么多按部就班,只有在被打亂的節奏里不斷重整旗鼓,才能積攢成你們未來站得住腳、立得住身的堅強定力。”
學生們齊刷刷站起和校長一起背詩詞。 直播截圖
講話最后,廖祥忠當場背誦了一首蘇軾寫于人生灰暗時刻的詞鼓勵大家。沒想到,校長背誦時在最后兩句卡了殼, 臺下先是一陣歡笑,緊接著會背的同學高喊幫他補上。廖祥忠提議,“那同學們跟著我再背一遍吧。”隨后,全場學生齊刷刷站立起來,和校長一同吟誦,溫暖的一幕感動了觀看直播的網友們。
“管他雨驟風狂,任他花凋葉落,我自閑庭信步,任爾東西!”廖祥忠寄語學生,日后無論遇到何種人情事變,都能達觀豁達,永葆清澈之心。
附:廖祥忠校長演講原文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尊敬的家長們:
大家好!
時光不居,歲月如流。疫情的陰霾仍未消散,又一個畢業季如期而至,空空的校園,繁花相送,楊柳依依。
今天,我們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舉行中國傳媒大學2022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同學們生命中這個特殊而又神圣的時刻,我謹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向在千難萬難中完成學業的你們表示由衷的祝賀!同時,也借此機會向老師們、家長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不能當面為所有同學舉行撥穗禮,是老師們心中永遠的遺憾。但疫情擋不住咱們的師生情,山水隔不斷我們的母校緣。我們希望這場用心用情送上的真摯祝福,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風云跌宕、機緣難料,無論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疫情肆虐,占據了你們學業中的大半時間,走出校門時,又趕上“史上最多的一屆畢業生”。你們不得不一次次離開溫暖的校園,快速適應“居家上網課、云中找工作”。你們在疫情的“暫停鍵”下,靜默成長。多少次,和本應屬于自己的鮮花和掌聲擦肩而過;多少次,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里,惆悵和焦慮伴隨著你們度過。
同學們,你們不容易!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你們不畏艱難,永不言棄,在被疫情籠罩的困難時期風雨兼程,不斷突破,終于完成了人生大考,迎來了今天的化繭成蝶。
同學們,你們了不起!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后,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
同學們,你們何嘗不是!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這是一場磨礪,錘煉了你們的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這也是一場修行,讓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天降大任,必先承重。你們忍受了多少孤獨,經歷了多少無助,個中滋味,唯有自知!櫛風沐雨,你們的心靈愈加強健!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真正優秀的人,每一次精進,每一次蛻變,都是在艱難困苦中熬出來的。沒有經歷過鳳凰涅槃般的洗禮,難以錘煉成堅韌不拔之志!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同學們吃的每一份苦,受的每一處傷,都將鐫刻為你們成長的印章;人生也沒有那么多按部就班,只有在被打亂的節奏里不斷重整旗鼓,才能積攢成你們未來站得住腳、立得住身的堅強定力。
我也知道,面對理想未竟、抱負難展,一些同學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此時此刻,我想告訴同學們的是,不要局限于一時,不要只盯著腳下,請你們抬起頭來,看看遠方。
在你們的正前方,視頻天下浩瀚無際,無邊無垠的數字新大陸若隱若現,數字時空的無限延展,正在窮盡人類的想象!
在那里,處處柳暗花明,不可勝數的數字新寶藏正等著你們去探尋,無限可能的數字新大陸正等著你們去發現,人類文明史上又一個大航海時代已經悄然開啟。
從古到今,探索未知都是一項需要勇氣,充滿挑戰的事業。
整整五百年前的1522年,人類完成首次環球航行,那是一場劃分世界古代史與現代史的地理大發現。人類存在幾百萬年來,多少次“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卻是第一次在探險中真正勾勒出地球的模樣,第一次真正體驗了八荒之廣,天地之大。
那是一個開啟全球化進程的新紀元,讓歐洲從舊大陸的邊陲,變成了世界文明中心;讓全球納入了馬克思所說的世界市場體系,奠定了至今仍然有著深刻影響力的世界格局。
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早已落幕,但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大航海精神已經成為人類精神世界的寶貴財富。物換星移,五百年過去了,人類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大航海時代!
我們曾經錯過了大海,卻有幸遇上了數字海洋。從腳力到指尖,今日之“大航海”已經完全超越物理時空,這是一個真正的大航海時代!
同學們,這是屬于你們的時代!
走出校門,你們將踏入數字的汪洋大海,數不清的數字新大陸正等著你們!無法預知的各種挑戰也在等著你們!你們將遇見我們這一輩人難以感知的驚喜,也可能遭遇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難堪。
回首歷史,16世紀的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固然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成就,但也給無數人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深重災難。以史為鑒,我們必須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牢牢守護人的價值,確保文明不被數字大航海途中的暗礁潛流所吞沒。
同學們,時代需要你們!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數字大航海時代的大幕已經開啟。那里萬物重啟、時空重置,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海闊天空,同學們應該早早起床,快快揚帆遠航!
青春的你們,趕上了一個千年難遇的波瀾壯闊時代!教育部懷進鵬部長曾經深情寄語青年學子:一代人才,一代事業;一代人才,一代責任;一代人才,一代使命!請你們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勇敢踏上時代的巨輪。借此機會,我想送給大家三句話。
第一,“懷揣夢想、敢于實現”是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面對數字海洋,沒有航海夢,難以發現新大陸。理想是高塔,指示著生命的坐標;夢想是心燈,引領著精神的方向。始終懷揣夢想的人,心中自然有光,一定能在數字海洋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人生航線!
同學們,有夢想還要有決心,有決心還要有行動,有行動還要有毅力!要敢于觸碰和穿越一個個夢想,把它串起來,這就是你人生的天際線!
第二,“日積跬步、戰勝自我”是快樂人生的基本源泉。人在饑寒交迫之時,只有一個煩惱;不愁吃穿之后,若不具備讓自己保持快樂和幸福的能力,無數煩惱會接踵而來,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莫名的煩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迷失了作為人而存在的價值,或者說,還沒有品嘗到奮斗帶來的酸甜滋味。奮斗,并不一定要開創驚天偉業,奮斗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蔓蔓日茂,芝成靈華。”主動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日積月累,你會充滿快樂!
同學們,什么叫成長?戰勝自我就叫成長!如何戰勝自我?關鍵是要善于總結自己,一日三省己身。工作之后,再忙也要留出和自己對話的時間,不要只生活在微信里!出租房再小,也要記得給自己保留一張安靜的書桌,要把方寸之地,變成圓夢之梯!不要只生活在柴米油鹽中!
第三,“從容的心態、豁達的胸襟”是抵御風寒的最好衣裳。人生一世,無不是在順境、困境和平淡之間輾轉穿行。一個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永遠處于困境當中,你只要把這個道理想明白,就會變得從容豁達,關鍵時刻,既不會怨天,也不會尤人。
同學們,你們要懂得在困境中磨煉心智,在順境中強化憂患意識,在平淡中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請記住,你們一定要練就一身“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的本事!凡事少抱怨,要學會用汗水代替淚水,用志氣代替嘆氣!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修得三心:
修得一份堅毅心,苦其心志,堅持有恒,不亂于心,不困于情,在磨礪中勇毅前行!
修得一份自愈心,學會取暖,定期刷新,心若止水,云淡風輕,在斷舍離中輕裝前行!
修得一份平常心,物來順應,既過不戀,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在風雨交加中從容前行!
同學們,九百四十年前,在黃州的一場雨后,蘇軾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寫于蘇軾人生的灰暗時刻。面對風雨坎坷、流言嘈雜與現實困境,他的逸懷浩氣,超凡灑脫,支撐過多少人走出了人生低谷!他告訴我們,面對喧鬧世界,要安頓身心徐徐前行;面對坎坷山路,要輕裝上陣快意平生;面對易變世事,要聚散隨緣達觀自在。
管他雨驟風狂,任他花凋葉落,我自閑庭信步,任爾東西!
手持竹杖,腳踏草鞋,風涼酒醒踏歸途,無所謂風雨,無所謂天晴,一壺濁酒盡余歡!
希望同學們日后無論遇到何種人情事變,都能隨緣盡性,達觀豁達。哪怕處在人生的“蕭瑟處”,仍能靜心感受晚風拂柳、山外青山。
希望同學們永葆清澈之心,擁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在從容,天有風云,心無跌宕。
希望同學們相信夢想的力量,相信善良的力量,相信心靜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掌好人生之舵,奔赴數字大海,弘道崇德,經世致用!
同學們,臨行之際不能親手為多數同學撥穗,相信未來會由時代為你們加冕!今天揮一揮衣袖,是為了他日頂峰相見!
同學們,青春正好,來日方長,我在定福莊為你們祝福,等你們回家!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愿你們風雨無阻定風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