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媒體小記者齊聚成都。會前,小記者們還走進了成都多個地標進行城市調研,并形成了精彩提案,在大會上進行交流分享。最后,一份承載著20城小記者們美好心愿的聯合倡議...
一場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媒體小記者齊聚成都。會前,小記者們還走進了成都多個地標進行城市調研,并形成了精彩提案,在大會上進行交流分享。最后,一份承載著20城小記者們美好心愿的聯合倡議書將會議氛圍推向高潮。
近日,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媒體小記者從四面八方趕往成都,參加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重磅活動——世園小記者大會。此次大會的主題是“世界是一個大花園”。小記者們帶著對綠色、環保、城市低碳發展相關議題的關注,走訪都江堰,邂逅大熊貓,尋訪詩意錦江,探訪美好世園,最終形成了翔實的提案,在大會上進行全國分享。為了進一步推廣環保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全國20城小記者發起了聯合倡議,邀請全國少年共同踐行“綠色家園守護行動”,共同繪制美好的綠色畫卷。
齊魯晚報小記者在世園會現場。
一份來自成都的邀請
全國20城響應
青少年是祖國與未來的花朵,綠色地球正是滋養青少年成長的大花園。世園會在成都舉行,正是青少年了解自然、關注生態環境、推廣低碳生活的絕佳機會。
抱著這樣的想法,成都的世園小記者們達成了共識:在暑假,邀請全國的媒體小記者齊聚成都,出席“世界是一個大花園”全國20城世園小記者大會,讓全國的小記者攜起手來,以友愛疊加智慧,共同分享環保理念,帶動全國的青少年踐行綠色夢想。
7月初,成都世園小記者向全國的小記者發出了正式的邀請。沒想到,短短一周多時間,這一跨越地域的邀約便得到了來自西安、杭州、武漢、廣州、重慶、沈陽、昆明、鄭州、貴陽、濟南、石家莊、烏魯木齊、東莞、揚州、玉林、綿陽、德陽、瀘州、巴中等城市媒體小記者的積極響應。“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如何利用城市資源開展自然教育?”“如何推廣低碳理念在生活中的應用?”……全國的小記者們還提出了許多自己關心的綠色議題。
調研公園城市
探訪成都世園
成都,三千年城址不曾變更,兩千五百年城名也從未更改。為了更好地解開“美好人居 幸福成都”的綠色密碼,在世園小記者大會正式舉行前,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小記者們還專門開展了一場成都大調研。
他們走進都江堰中華大熊貓苑,去研究成都為何是大熊貓的故鄉。
他們前往都江堰寶瓶口,去調研成都為何千百年來水旱從人。
他們走進川菜博物館,去尋找公園城市里的美味,去研究成都美食里的城市基因。
他們前往杜甫草堂,誦讀著杜甫的詩句“花重錦官城”,去尋找遍布成都街巷的詩意。
在成都世園會主會場,小記者們進行了深入的參觀和采訪,去研究“園藝與美好生活”“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等問題。
是導演也是分享嘉賓
小記者綠色提案點亮世園
作為一場全國小記者的盛會,本次世園小記者大會徹底將舞臺交給了小記者們。16位成都世園小記者經過自愿報名和選拔,組成了大會導演、策劃和宣傳組,從會議的策劃到現場的實施執行,全由他們完成。本次大會的小導演、世園小記者向來天愛表示,通過策劃和執行世園小記者大會,自己更有城市主人翁的意識了,同時也理清了思路,知道今后如何更好地推廣世園和低碳理念了。
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小記者們則作為分享嘉賓,將自己的日常觀察、思考和對成都的調研成果整理成了沉甸甸的綠色提案,在大會上進行了精彩的發言。來自武漢的小記者鄭鈺彤關注的是“綠色能源”,她認為綠色能源就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寶藏;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小記者王千與從城市里的交通出發,帶來了關于“綠色出行”的分享;來自成都的世園小記者李子熹則表示,可持續農業應該得到更多的實踐;來自貴州日報的小記者劉詩懿呼吁大家關注“科技賦能綠色生活”。精彩的提案主題,讓不少到場的媒體和家長都驚呼,結合成都世園會這樣的盛會,原來可以帶給小記者們這么多的思考。
大會現場還特別邀請到了兩位專家大咖——成都世園會主會場主要設計團隊成員、成都世園會技術咨詢負責人陸圣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副站長、植物學博士冉飛,與小記者們一起共同討論“世園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兩大議題。
是結束更是開始
全國20城小記者發出聯合倡議
在大會的尾聲,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小記者們共同發起了一份保護綠色地球的聯合倡議。小記者們紛紛表示,通過世園會,自己不僅增長了見識,還增添了一份責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更加積極地從自己做起,參與環保,還應該肩負起宣傳環保,弘揚低碳節能理念的重任,當好綠色家園的宣傳員,讓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進來,共同守護世界這個大花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延瑜 成都報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