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議國家制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化職業教育政策、組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等。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今日(3月4日)開幕。記者了解到,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今年關注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話題,他建議,國家制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化職業教育政策、組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等。
職業教育國際化仍處探索階段
2016年7月,教育部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明確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共同行動,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全國高職院校數達到了1522所,其中本科層次院校33所,專科層次院校1429所。目前有400余所職業院校與國外辦學機構開展合作辦學。截至2022年7月,在辦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已達1084個。
李景虹指出,雖然職業教育國際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化職業教育政策不完善、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缺少信息化互聯互通平臺、缺乏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模式指南,亟待從國家層面制定政策加以統籌。
具體而言,李景虹分析稱,我國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缺乏國家宏觀的規劃。自2015年廢止《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暫行管理辦法》后,國家未出臺新的管理辦法,缺少在“一帶一路”國家辦學的指導性文件和依據。
同時,由于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各國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多樣性,為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增加了難度。此外,存在國際化教育師資薄弱的問題,職業院校缺乏國際化合作辦學的整體規劃,學校教師整體素質不能滿足國際化辦學的要求。
建議將留學高職院校納入“留學中國”總體框架
基于上述問題,李景虹建議,國家應積極引領,制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化職業教育政策,促進職業教育積極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立“一帶一路”技能人才需求預測數據庫,更好地服務職業院校技能人才培養;將留學高職院校納入“留學中國”的總體框架,以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留學生;緊貼“一帶一路”建設需求,有針對性地對職教教師開展培訓,加強專業教師相關小語種培訓,提高教師落實一體化教學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
“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一所職業院校難以取得成功。”李景虹提出,組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聯合相關職業院校、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發揮各方優勢,通過聯盟平臺,開展面向國際的校際、校企合作,推動國內職業院校“抱團”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
此外,在李景虹看來,職業院校需充分認識和把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征,總結我國在沿線不同國家的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經驗,制定辦學指南,開展不同形式的國際化辦學模式,推進與沿線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和交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