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蹇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臨沂市沂南縣蒲汪鎮(zhèn)大王莊初級中學教師 孫殿勤
晨光微熹,沂南縣新城瑞智幼兒園的大門還未完全敞開,李杰老師已踩著露水穿過走廊。她習慣性地踮起腳推開教室窗戶,讓帶著清鮮的晨風灌進屋子,又輕輕拂去窗臺的灰塵,把熱開水涼好……這樣的清晨,在她的教學生涯里重復了無數(shù)次,卻總帶著新鮮的期待——她知道,再過半小時,教室里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 “老師早”,像一群雛鳥歡快的啁啾。
晨檢時,李老師半蹲著身子,用額溫槍依次點過孩子們的額頭,像春天的蝴蝶飛過花瓣。當她給小樂量體溫時,突然一陣眩暈襲來,不得不扶著桌子坐下。這個細微的動作被小樂敏銳捕捉到了,平日里總愛蹦蹦跳跳的小家伙突然安靜下來,澄澈的眼睛里滿是擔憂:“李老師,你么了,是不是發(fā)燒了?”像老師關(guān)心她一樣對老師噓寒問暖。
孩子們的反應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原本喧鬧的教室瞬間安靜。緊接著,二十多個小身影潮水般涌來,把李老師圍在中間。小軒踮著腳舉起測溫槍,像舉著守護老師的“武器”;小潔學著李老師平日里的樣子,用肉乎乎的小手輕輕貼在她額頭上,嘴里還念叨著:“我給摸一摸就好了”“老師別怕,打針一點都不疼”“你要多喝熱水,我生病時喝熱水就好了”
稚嫩的安慰像一束束溫暖的陽光讓李老師心里暖暖的。那一刻,她突然覺得,自己守護的不僅是孩子,更是一群會心疼人的小天使。
請假養(yǎng)病的日子里,李老師的手機總被孩子們的語音填滿。小樂發(fā)來自己畫的 “愛心魔法藥”,小軒用積木搭了座 “老師康復城堡”,還有孩子們合唱的《小星星》,跑調(diào)的歌聲卻比任何天籟都動聽。返校那天,她剛踏進教室,就被迎面而來的擁抱撞了個滿懷。“老師你打針哭了嗎”“我媽媽說生病要吃草莓味的藥才好得快”孩子們仰著紅撲撲的臉蛋,七嘴八舌的關(guān)心讓李老師眼眶發(fā)燙。原來愛真的有回音,在這個小小的教室里,她和孩子們共同搭建起一座溫暖的回音壁。
李老師能準確記住班里每個孩子的生日。每當班里的小朋友過生日,一張小貼畫,一個親切的擁抱……這些禮物雖然簡單,但對小朋友來說卻是意義非凡,因為小朋友們都覺得這是來自老師的祝福。當生日歌響起,孩子們圍著插滿蠟燭的蛋糕又唱又跳,李老師舉著手機記錄下每個燦爛的笑容。她知道,這些定格的瞬間,會成為孩子們童年最珍貴的寶石,在未來的歲月里閃閃發(fā)光。
作為母親,李老師比旁人更懂得 “視如己出” 的分量。戶外活動時,她像棵移動的大樹,目光始終追隨著草坪上奔跑的小身影。當看到小宇搖搖晃晃爬上攀爬架,她立刻不動聲色地站在下方;發(fā)現(xiàn)雨雨試圖觸碰籠子里的孔雀,她笑著遞上一把麥子:“我們站遠一點喂孔雀更好?”
有人問她這樣不累嗎,她卻指著操場上追逐蝴蝶的孩子們,眼睛亮得像星星:“你看他們笑得多開心,我心里也跟著開出花來了。”
在李老師眼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小星球。活潑好動的陽陽總坐不住,她便把繪本故事改編成情景劇,讓陽陽扮演勇敢的小英雄;內(nèi)向的雨雨總躲在角落,李老師就組織“秘密分享會”,用柔軟的毛絨玩具當“傾聽伙伴”。漸漸地,陽陽學會了安靜傾聽,雨雨開始主動講故事,這些悄然發(fā)生的變化,是李老師最驕傲的勛章。
家校溝通的橋梁上,李老師走得格外用心。發(fā)現(xiàn)小麗連續(xù)幾天耷拉著腦袋,她沒有當眾詢問,而是牽起孩子的手躲進辦公室。當小麗委屈地說出弟弟的“惡作劇”,李老師輕輕擦去她的眼淚:“爸爸媽媽永遠最愛的是你,只是他們還沒發(fā)現(xiàn)真相。”
當晚,她就撥通孩子父母的電話……現(xiàn)在的小麗,笑起來有兩個深深的酒窩,像盛滿陽光的小池塘。
放學時分,李老師總愛站在門口目送孩子們離開。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與孩子們蹦蹦跳跳的身影交織在一起。在這個充滿愛與陽光的小世界里,她用日復一日的溫柔守護,為每個孩子的童年播下溫暖的種子。或許在多年后的某一天,這些孩子會突然想起,在人生最初的起點,有位老師用愛為他們點亮了前行的路。
來源:本文內(nèi)容搜集或轉(zhuǎn)自各大網(wǎng)絡(luò)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zhuǎn)載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quán)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quán)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shù)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百度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