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配圖不合理?又有小學生出手了還得到了出版社的回應!據都市快報動靜浙江臨海李女士的兒子叫陳一逸正在讀小學四年級是個動物迷去年2月他在預習三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書時看到第二單元第七課《鹿角和鹿腳...
教材配圖不合理?
又有小學生出手了
還得到了出版社的回應!
據都市快報動靜
浙江臨海李女士的兒子
叫陳一逸
正在讀小學四年級
是個動物迷
去年2月
他在預習三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書時
看到第二單元第七課
《鹿角和鹿腳》
發現文章的配圖和內容不符合
之前的配圖
“這篇課文是選自《伊索寓言》,文中主角是一頭鹿,然后它碰到了一只獅子。兒子說,獅子是生活在非洲大陸,印度也有分布。而配圖是梅花鹿,可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俄羅斯東部。所以梅花鹿和獅子這兩個物種是不可能相遇的。”李女士說,聽了兒子的疑問,便鼓勵他仔細查資料,尋找謎底。
陳一逸搜索了許多信息后,有了自己的預測:假如不是梅花鹿,那么《伊索寓言》里說的那頭鹿,可能是什么鹿呢?
他以為有可能是印度豚鹿。由于印度豚鹿的角和梅花鹿的角一樣都非常錦繡而且巨大。但是豚鹿身上的皮毛是棕褐色的,沒有點點。假如是在非洲的話,那么獅子碰到的很有可能是馬鹿。由于馬鹿就是生活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非地區。而馬鹿的角也非常美,但是它的身體是深褐色的。
之后,陳一逸和媽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人民教育出版社寫了封信,以為配圖用梅花鹿不合理,但愿出版社能找到一張更符合這個故事的圖片。
這之后,母子倆又在網上請教了南京紅山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這個質疑也得到了肯定。
出版社回信:
寓言中未說明故事發生的地點
本認為不會有回應,沒想到去年5月,出版社回信了,信中說:
“《鹿角和鹿腳》一文是從《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改編而來的。《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時代的伊索收集整理的,時間已經很久遠了,書中也沒有說明這個故事中的獅子和鹿,畢竟是分布在古希臘地區,仍是分布在其他地區。而且寓言故事往往不是寫實的,而是作者為了說明一個道理來虛構、創編的故事,其中泛起的動物及相關情節,不一定要視為生活真實。”
收到回信后,陳一逸很開心,說自己的努力被看見了。
李女士說:“我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知道教材的編寫、修正是個非常繁復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知道教材大概率不會被改動。但作為一名普通小學生,能對教材提出題目,這本身就很棒了。”
上周,小學開學
李女士意外發現
三年級的語文課本里
這一課的插圖
真的改了
配圖的小鹿和之前的一樣
但是原本身上有一些白色黑點
現在已經沒有了
現在的插圖
李女士說:
“回家把這件事告訴給兒子,
他高興極了”。
陳一逸從幼兒園開始就
非常喜歡動物,
熱愛各種生物學知識,
他說將來想成為古生物學家。
網友:未來可期!
評論區不少網友
為小朋友點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綜合:都市快報·橙柿互動、@人民網及網友評論等)
【編纂:商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