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具體將如何實現?論壇上,部分與會者分享了利用數字化助力學生作業,從而實現減負提質的探索。
2月14日,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表示,中國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礎教育,以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面向新時代的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努力為全體中小學生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提供強有力支撐。
當天,來自國內外的教育學者、專家和企業代表就目前數字化在教育領域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分享。
“國家隊”曬成績單: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注冊用戶達7300萬
近5億人訪問、瀏覽次數超218億……論壇上,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副主任楊非“曬”出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線近一年的成績單,并介紹了該平臺在推動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實踐和經驗。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于2022年3月正式上線運行,并在同年4月上線移動端。楊非介紹,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注冊用戶達7300萬,周活躍用戶數量在1500萬左右。
“平臺邊應用邊建設,先后經過了資源數字化、能力數字化、流程數字化三個階段發展?!睏罘墙榻B,在資源數字化階段,平臺設置了德育、課程教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課后服務等10個板塊、53個欄目,共4萬多條資源,其中課程教學資源覆蓋30個主流教材版本,滿足了師生在線查找、瀏覽資源的初步需求。
在能力數字化階段,通過不斷迭代升級,平臺基礎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為場景化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流程數字化階段,隨著平臺資源數字化和能力數字化的發展,到2022年6月底,平臺已初步實現從單一資源瀏覽向全面支撐多種教育教學活動發展。
在楊非看來,三個階段的發展,為提升平臺智能服務水平、加速推動教育模式深層次變革積累的數據創造條件,“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通過服務所沉淀下來的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必要驅動力?!?/p>
針對國家中小學智慧平臺建設中積累的經驗,楊非表示,首要的是遵循信息技術特點,設計平臺功能架構?!捌脚_按照多方提供、按需選擇的邏輯共享和選擇資源,按照網絡社交、私域傳播的邏輯分享和推薦情況,按照扁平建設、多方參與的邏輯協同治理和服務,按照開放建設、競爭提供的邏輯開源建設?!?/p>
同時,要遵循數字轉型的規律,推動平臺應用深化。最后是遵循“應用為王”原則,規劃平臺愿景升級。平臺按照以用戶為中心理念推動應用,以應用需求的滿足和升級推動平臺發展愿景的升級。“平臺首先滿足停課不停學、‘雙減’等重點工程,實現信息技術與現有教育教學模式的常態化工作,再推動流程、場景在應用過程中的不斷創新,然后推廣普及創新應用,實現教育教學模式的新常態?!睏罘钦f道。
智慧作業為數字化賦能教育提供現實路徑
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具體將如何實現?論壇上,部分與會者分享了利用數字化助力學生作業,從而實現減負提質的探索。
“傳統作業模式下,很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提升。比如,題海戰術容易催生出‘同班異構’的現象,分數相同但薄弱的知識點不一樣,學習問題也難以根治,這就是江西省教育廳引入智慧作業要解決的問題。”江西省教育廳廳長郭杰忠分享了該省在建設“智慧作業”平臺上的思考。
郭杰忠表示,“智慧作業”平臺應用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不僅可以向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靶向作業,繪制學生學情的動態畫像,還能幫助教師理清教學癥結,助力學校實現分層教學,也能輔助教育行政部門掌握各區域學情和教學進度,給減負提供新路徑,讓作業更好地發揮育人功能。
“輔導學生寫作業是許多人面臨的難題,也是校外培訓亂象群生的導火線。”郭杰忠分享,江西省教育廳積極協調出版電信運營等部門,依托移動、聯通、電信、廣電4大運營商,把現有的家庭電視機頂盒,在線升級為人人通學習機,將學生錯題微課精準推送到家,學生在家就可以通過電視有針對性地收看自己的錯題集和微課,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和輔導到家,也減少了家長和學生對校外培訓的需求。
智慧作業平臺的建設離不開師資投入。郭杰忠表示,江西組織全省優秀中小學一線教師名師,共同承擔智慧作業配套微課資源的研發和落實,“目前全省累計近11.9萬教師參與智慧作業工作建設,已建成配套作業微課,覆蓋了義務教育階段全學科和全學段?!?/p>
安徽省合肥市圍繞著課堂、作業、評價和治理四個方面推動教育數字化。合肥市教育局局長劉業勛在提及作業時說道,該市利用智能終端全面采集分析學生的課堂練習測驗的數據,精準定位學生的薄弱項,形成了課前預習單、課前練習單、課后鞏固單、能力提升單以及班級、年級、學校三級管理的“四單三關”作業管理模式。
劉業勛表示,強化作業設計,可以減少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把學生的時間釋放出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構建了‘一二一‘精準作業模式,也就是,每一次作業只布置六道基礎題,每道基礎題后附帶兩道變式題備用,六道基礎題全做對還有一道進階題可選?!?/p>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校長陸云泉分享了作為集團校進行數字教育的實踐。在談及跨年級的學情分析系統時,陸云泉提出,學校使用智慧作業平臺實現更加個性化、精準的作業布置和分析。“學生作業都是按照分層、個性化、根據學情設計的,學生寫作業的模式不變,還是紙筆作業,但可以通過收集數據,讓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精準分析?!?/p>
與此同時,該系統也可以實現為學生精準推送符合其學習狀況的作業,“學生每天都能通過這樣的智慧平臺,掌握學習過程中知識能力方面的欠缺。這樣可以推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p>
人工智能技術可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
“時代在變,教育的本質沒有變”“數字化教育轉型的關鍵是落地”……在當天的論壇上,科大訊飛、一起教育作為數字技術企業代表,也分享了在數字化助力教育方面的實踐。
“人工智能在教育數字化轉型中,一定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認為,教育數字化轉型就是典型的以技術賦能的一次教育革命,而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可以更好地實施,讓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平等地享受教育有了更大可能性。
在教育的數字化轉型中,哪些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助力?劉慶峰提到了語音和圖文識別技術、自然語言的理解和推理以及知識圖譜構建技術等,“人工智能機器不僅能夠自動分析學情,還可以利用評價進行引導、做推薦,在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完整的知識圖譜?!?/p>
在劉慶峰看來,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在“消化”所有教學大綱內容、所有知識點之后,理順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實現精準推薦。“知識圖譜構建技術追根溯源,可以為每個孩子規劃學習路徑,這些都已經在海量的用戶中獲得了成功?!眲c峰提到,學業之外,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也早有應用。
“在今天這個時代,一方面要用人工智能賦能數字教育,實現千百年前‘因材施教’、教育強國的目標和夢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工智能絕不是替代人類的?!眲c峰說道。
一起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長劉暢認為,數字化教育轉型中,區域大規模常態化使用是基礎和前提,“需要在區域內做到的是作業、課堂、考試、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數據收集,只有綜合性的數據收集,才能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扎實的數據基礎?!?/p>
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好處很多。劉暢以該企業創新研發的“點陣筆”數據為例,闡述了數字化轉型如何讓老師重塑課堂,從教書走向育人。同時,學習軌跡、差距分析、知識圖譜、學科能力分析、學習品質分析、適合的職業等等,數字化轉型也為學生賦能,實現精準學習甚至規劃未來。同時,數字化轉型可以真正實現家校共育、全方位地賦能多角色的管理者。
在劉暢看來,對于各地區而言,數字化轉型不變的是通過常態化使用積累大量數據,變化的是不同的區域,結合學生老師家長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理念數據化、數據可量化,進而完成教育的數字化轉型。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