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醫康融合項目的推動,讓淳淳(化名)獲得了新的生命。”日前,淳淳爸爸為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送來一面印有“教醫融合,賦能成長”的錦旗,感動地對學校領導說。
湖南湘潭推進教醫康融合,600多名特殊兒童受益——
讓折翼天使有“醫”靠
“是教醫康融合項目的推動,讓淳淳(化名)獲得了新的生命?!比涨?,淳淳爸爸為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送來一面印有“教醫融合,賦能成長”的錦旗,感動地對學校領導說。
2024年,湖南省湘潭市啟動教醫康融合試點。經過一年的努力,融合工作機制建成,融合課程陸續推出,融合師資團隊不斷強化,600多名特殊兒童從中受益。通過四類課程的系統實施和醫生的深度參與,學生們在身體功能、認知能力、溝通與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康復效果。2024年底試點項目驗收時,家長滿意度超過99.7%。
在全省率先開展融合試點
2024年3月,湘潭市政府將7—14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納入2024年市重點民生實事,在湖南省率先啟動教醫康融合試點,共有665名殘疾孩子參與。
7歲至14歲的殘疾兒童既有上學的權利,又有康復的需求。圍繞殘疾孩子家庭面臨的難點痛點,湘潭市出臺了專門文件,成立了由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扎實推進試點工作。
經過一年努力,湘潭市為教醫康融合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機制,其中一個亮點是打破了部門壁壘。
湘潭市規定,試點工作由湘潭市教育局牽頭,市殘聯、市衛健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各司其職:市教育局負責制定特殊教育政策、推動學校辦學條件改善、指導學校教醫康融合課程開發設置,市殘聯負責政策范圍內7—14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推動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康復治療服務體系建設,市衛健委負責統籌康復醫療資源、指導相關醫院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治療工作……
定期派駐康復醫師到校服務
2024年3月18日,湘潭市殘疾人康教融合教育中心在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揭牌。揭牌儀式上,湘潭市特校與湘潭市婦幼保健院簽約:湘潭市婦幼保健院醫生進駐特校開展評估和康復知識、技能的教師培訓,開啟教醫康融合工作,定期派駐醫生到校進行康復服務。
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安排康復醫師長期駐扎湘潭市特校,每天下午課后服務時間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康復治療。“每次康復現場都有眾多家長參加。家長們積極提問,并幫助我一起為孩子開展康復訓練。”康復醫師歐安輝說。
隨著雙方合作的逐步深入,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在市特校設立醫務站,派駐醫務人員到學校進行康復評估、康復治療和康復訓練,對需入院完善檢查、實施手術、住院治療等學生開通綠色就診通道,提供優先門診掛號、檢查檢測、轉介等便利服務,為學生進行嬰兒至初中生生活適應能力評估,有針對性制定科學、全面的教醫康融合方案。
“參加醫學康復知識培訓后,覺得自己專業水平提升了。”湘潭市特校教師楊曉春深有感觸地說。
“以前做康復要去醫院,孩子行動不便特別麻煩?,F在在特校就有專業醫師指導做康復訓練,方便多了?!币幻麣埣埠⒆拥募议L說。
研發課程提供個性化康復方案
課程是殘疾兒童教醫康融合的重點。作為試點工作具體執行單位,湘潭市特校對教醫康融合課程開展多輪驗證,最終研制了醫生托管型、醫教聯合型、教醫聯合型、教師主導型四大類型課程,確保為每個特殊孩子提供最適宜的教醫融合個性化康復。
他們還將教醫康融合試點項目轉化為課題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相關課題成功申報2024年湖南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聯手上海虹口區資源中心、湖南師大的專家團隊成立高端教醫康融合研究聯盟,對接國際功能評價標準著手課題研究,起草湘潭市7歲至14歲殘疾兒童教醫康融合驗收標準手冊。
一年來,湘潭市殘疾兒童教醫康融合試點成效顯著。14歲的強強(化名)患有孤獨癥,喜歡畫畫。去年,湘潭市特校給他制定了“一對一”的康復項目,課后服務時間給他上藝術繪畫康復小組課和個訓課,現在各方面都有提高。
“下一步,我們爭取將教醫康融合模式向縣市區特殊教育學校和全市的普特融合學校推廣,讓更多殘疾兒童受益?!毕嫣妒薪逃贮h委委員、副局長王敏說。(通訊員 黃卉 傅朝暉 本報記者 陽錫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