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大腦碰撞出數學的火花,一場跨文化的匯聚和交流讓16日晚的北大百年講堂內能量流動,活力十足。2023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在此頒獎,瞿霄宇、李一笑、郝天澤、張盛桐榮獲金獎,他們平均年齡僅為22歲...
智慧的大腦碰撞出數學的火花,一場跨文化的匯聚和交流讓16日晚的北大百年講堂內能量流動,活力十足。2023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在此頒獎,瞿霄宇、李一笑、郝天澤、張盛桐榮獲金獎,他們平均年齡僅為22歲,有著不凡的天賦,熱愛數學也更熱愛生活。阿里數學競賽已連續舉辦五屆,正在成為發掘數學新星的閃亮舞臺,走出了十余名新生代數學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專訪了來自江蘇的金獎得主李一笑。
“北大韋神”曾是首屆金獎得主
“這么多年,我們給予基礎數學的關注不夠”馬云曾認為,“未來數學會成為全世界的通用核心語言,數學會是大家存活于這個世界的頂級能力。”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由此應運而生。這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阿里巴巴公益、阿里達摩院共同舉辦的公益賽事,是全球唯一面向所有人的在線數學比賽,以不設報名門檻、趣味十足聞名,希望通過全民皆可參與的數學競賽,持續點燃大眾對數學的熱情,喚起更多對基礎科研的關注。
這項賽事今年已是第五屆,累計吸引超過25萬人參加,選手覆蓋70余個國家和地區。每屆比賽產生幾十位獲獎者,包括4名金獎,6名銀獎,10名銅獎,及若干名優秀獎。當前全球最有潛力的數學人才,很多都參加過這一賽事,如韋東奕、王東皞、盧維瀟、陳澤坤、饒正昊、姚遠、張盛桐、瞿霄宇、聶子佩、唐瓏珂、鄧明楊等。
其中,曾經引發輿論巨大關注的韋東奕大概是最出圈的青年數學家。出生于1991年的韋東奕連續兩年拿到奧賽金牌,并且拿下第一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金獎,以及2021達摩院青橙獎。此外,當時來自南京大學的楊亦銳也是第一屆比賽全球四位金獎得主之一。
2021年,5萬余人參與第三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出現第二位“雙冠王”王東皞,并首次出現高中生的身影,更有屢敗屢戰的肛腸科女醫生等參賽者受到社會極大關注。2022年,5萬余人參與第四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00后獲獎選手占比超5成,數學新生代正式登場。
優秀獎中也有一名來自上海中學的孫啟傲
記者了解到,今年第五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報名參賽選手中,既有全球頂尖高校數學系的專業選手,但更多的是大眾選手,后者占比超過7成。他們來自千行百業,身份各異,有刑警、編劇、律師,更有焊工、快遞員等。
來自天津的快遞小哥孫金元,每天完成繁重的工作后,都不忘留出一兩個小時鉆研數學。他曾經沉迷在歐拉常數里,花費連續兩周時間去證明與歐拉常數相關的13個公式,白天送快遞時也想著這些公式,晚上回家查資料。最終,他成功完成了證明,獲得了不少其他數學愛好者的肯定。“數學不會騙你,它非常確定,這道題你沒做出來,就是沒做出來。”孫金元說,數學給了他在孤獨生活里前行的勇氣。
“題目比較中規中矩,不是很難”
此次金獎得主、來自江蘇無錫的李一笑也是位00后,2018年IMO金牌得主,北京大學基礎數學在讀博士二年級,導師為劉若川,研究方向是p進數論。
8個小時線上答題他只用了5個多小時。這次考試被認為與美國頂尖大學數學博士考試的難度一致,但李一笑告訴記者,“感覺題目比較中規中矩,不是很難”。在他看來,參加比賽調整心態非常重要。自己也曾有過考試不理想的時候,比如拿到二等獎。
李一笑憑借耀眼的成績,成為“別人家的孩子”。2018年7月,第5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江蘇省天一中學的李一笑作為江蘇唯一選手摘得金牌。江蘇省數學學會為高二學生李一笑頒發了“江蘇省高中數學競賽杰出成就獎”。2021年,第十二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就讀于北京大學數學英才班的李一笑,獲得“周煒良獎”(代數、數論、組合方向)銀獎,并榮獲團體賽銀獎。
小學四年級時,父母送李一笑去學了兩年奧數。這成為他日后學習生涯的主線,常常因一道奧數題研究到凌晨,樂此不疲。2013年9月他進入天一中學少年部學習,平日里的晚自習都用來鉆研數學,特別是高中、甚至大學數學課程。
江蘇是人才高度密集的省份,對于有天賦、有興趣的數學人才,提供專業化培養,而非只為滿足家長、學生一時的升學需求。2015年、2016年,李一笑作為初中生連續兩年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并分別取得了省二等獎、省一等獎的好成績。老師發現了這棵好苗子,初二時就推薦他就跟著高中競賽組一起學習,每周還會對其李一笑做一次一對一輔導,引導他看一些適齡的數學專著。
培養數學思維是學好數學關鍵
請他分享學習數學的經驗,這個問題難倒了他。李一笑單純而直接,對生活各個方面都不怎么講究,數學就是他最大的愛好。在老師眼中,李一笑學習專注而又高效,享受數學之美在他這兒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并不拼命刷題,學習生活中也講求勞逸結合、隨性自在。李一笑有自己的作息方式,比如下午與晚上是他研究狀態最好的時候。需要換換腦子時,他也會打游戲、看動畫片。他笑著告訴記者,“喜洋洋”是他的最愛。
回憶起來,父母對自己并沒有太嚴厲的要求,也基本上沒怎么輔導過他的學習。李一笑說,“小學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回到家,父母對我最大的約束和關注就是八點鐘必須睡覺,其他不管。”
盡管生活中一直被老師及其他家長稱為“天才”,在他看來,學好數學,天賦和努力都很重要,比如有人認為做數學常粗心,他表示,可以通過訓練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培養數學思維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談及一度被媒體追捧的“北大韋神”,李一笑對于公眾這種“貼標簽”的行為表現平淡,“我和韋神不是一個方向,不是很了解。我還沒有遇到過他,也可能在校園里人山人海中不太能認出來。”
右二為李一笑
將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深造
采訪中,他告訴記者,自己遭遇的最大挑戰,是進入北大進行基礎數學研究,需要從高中數學競賽的狀態中調整過來,進入研究狀態,找到學術方向,一時之間沒有調整過來,是學長和老師為自己提供了指導和幫助。“進行科研階段,需要自己發現問題,找文章看,而不能等別人‘投喂’,其實目前我也沒有適應很好,需要導師指導。”
實際上,在這一點上,他也“凡爾賽”了。2022年6月,第二屆北大數學“懷新學士”榮譽稱號揭曉,該稱號面向當年拔尖計劃本科畢業生進行評選,李一笑入選其中。對于入選理由,院方表示,李一笑對數學上有很好的理解力,在本科階段他對代數幾何的掌握已經達到了美國最好的幾個學校的代數幾何方向的高年級博士生水平。在自學代數幾何時,他發現并改正了stack project的若干錯誤;在自學無窮范疇時,他發現了Lurie的文章的錯誤。
一直以來,數學學科被稱作是“科學的皇后”,是所有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研究就像一個強大的引擎,會推動具體研究的重大發展。數學也是人工智能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時下最火的無人駕駛、量子計算、機器學習的研究無一不是運行在數學所構建的運算平臺上。10月下旬李一笑即將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交流深造,他告訴記者,未來還將繼續探索數學之美,深入推進基礎研究。
李一笑說自己不擅長表達,但他獲獎感言中的一句話還是打動了大家,“數學競賽非常有趣,對我來說是學術研究的一種調劑,數學競賽和做學術畢竟還是兩回事。這次獎項只是學術道路上的里程碑,不必在此停留太久。時光不停留,不斷前行,人生自在靠的是一顆堅定而澄澈的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張楠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