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現場聽完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我感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報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綱領,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
黨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現場聽完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我感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報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綱領,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尤其是報告中關于教育的論述,立意深遠、字字千鈞、催人奮進,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報告指出,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上持續用力,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這一偉大成就。一方面是實現“三普及一均衡”。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另一方面是實現“三深化一邁入”。全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和高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從報告中,我們可以深刻領會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的深層邏輯,以及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歷史經驗,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針對教育面臨的不少難題,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更好彰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蓬勃生命力。我覺得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一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要堅持和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謀劃教育強國建設全局。二要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創造和豐富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加快建成教育強國要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三要統籌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體。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緊隨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之后,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如此布局既強調教育對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也強化教育培養人才的作為使命,還突出發揮科技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目前,江蘇正處于高標準建設教育強省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實的舉措當好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探路者和排頭兵。一是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定不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二是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深入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和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三是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能力。推進學科專業結構更好適應新發展格局需要,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和省高水平大學開展有組織、高質量的科研創新,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四是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激發基層和學校活力,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五是大力提升教育保障水平。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堅決扛起教育優先發展的政治責任,切實做到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上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
(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江蘇省教育廳廳長 葛道凱)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