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2017年度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長奚愛國出席會議,并講話。
2月27日,2017年度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長奚愛國出席會議,并講話。
奚局長在講話中回顧總結了2016年工作成績,分析研判了當前教育形勢,研究部署了2017年重點任務。
擺數據,回顧5大成績
按照市政府去年發布的首份“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籌劃到2020年全力構建“泰州卓越教育體系”,教育主要指標達到教育現代化水平。
外來務工人員和進城購房農民子女無需戶籍可享同城待遇。學生資助績效評價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周山河新城教育高地初具雛形。
全省率先出臺《關于促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決議》。年內新創省優質園31所,優質園總數占成型園總數的77%,占比全省第一。
新增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36所,建成比例88%。義務教育全域均衡經驗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作交流。
分層教學、走班選課試點全面鋪開。高考狀元再次花落泰州,高分層人數繼續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出臺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指導意見和普高、中職融合貫通實施方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
成立南師大泰州學院管委會。3所高校新增本科專業16個,累計已達142個。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藥城研究生工作站揭牌成立。
卓越教師培訓體系獲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領導批示肯定。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制定落實,相關經驗和做法被省委辦公廳和省教育廳專題推介?!敖K泰微課網絡課程”發布紙質教材90冊,“泰微課自主學習平臺V3.0”正式上線,并在國家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臺上向全國推廣。“泰微課”項目獲市委市政府2016年度“改革創新優秀獎”?!疤┲萁逃箝喿x”得到教育部基教一司充分肯定,并獲年度“改革創新提名獎”。
新創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50所、創成比例99.7%。安全教育國家實驗區工作,各項監測數據位列全國地級市實驗區首位。全力做好教育信訪工作,群眾來信來訪、書記市長信箱、政府服務熱線按時辦結率、回訪滿意率均為100%,書記信箱辦理得到市委藍書記批示肯定。
剖形勢,提出3點要求
2017年是泰州教育創新之年,全市教育系統要找準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方位和路徑,用“人民滿意”的業績來譜寫“兩聚一高”的泰州教育新篇章。
對照藍書記對教育的希望和囑托,奚局長對今后一段時期教育工作提三方面要求:
未來幾年,泰州教育人要持續發揮教育在民生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擦亮“教育之鄉”金字招牌,持續推動泰州教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前教育要開發更多更好的游戲化課程,防止“小學化”傾向。
基礎教育要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改變育人方式,盡快種下創新的“種子”。
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快融入泰州三大產業發展的步伐。
廣大教師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普世價值,以及“將心比心、視如己出”的“媽媽胸懷”,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
抓重點,部署5項任務
以素質教育為重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今年將出臺《泰州市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鼓勵和引導各學校創新德育觀念、內容和方法,突出課程、文化、禮儀以及游戲等載體的育人功能,真正使所有學生做到學習文化知識與提升品德修養相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統一。
要在“面”上全面鋪開。在“5”上做文章,五大行動是否逐項實施,“自主學習”“未來素養”等硬骨頭是否有實質性舉措;在“2”上做文章,要給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更多的“微創新”指導和素質教育展示機會。
要在“點”上打造品牌?!拔撔隆弊罱K的落腳點不能停留在“微”上,而要致力將已有創新項目做優做透,最終形成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特色和品牌。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旁觀者,都是責任人。各市(區)要切實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增加專業教師引進力度,擴大并培訓兼職教師隊伍。
以追求卓越為目標,加快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各市(區)要繼續深入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市人大促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決議明確的各項工作,確保2017-2020年全市學前教育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根據國家和省相關文件,依據我市義務教育全域均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研制出臺我市實施意見。
要全面落實2014年出臺的關于在全市小學推行彈性放學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研究學校延時服務的保障措施,切實緩解交通壓力和家庭接送困難。
一是高考錄取方式變化的應對要落細落實。四星級高中要重點抓住本一達線率和高分層培養;三星級高中要重點抓住本科邊緣生,提高本科達線率。
二是“行政班+走班”教學管理模式要深入實施。在擴大課程多元選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等方面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實施真正意義上的“走班”和“擇師”。
繼續推進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協調發展,探索建立“普高+中職?!钡膮f作型教育集團。加強社區教育四級網絡和學習資源建設,完善泰州市民學習網站課程,開展各類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年內,提請市政府建設泰州開放大學,并力爭創成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1個、省級社區教育中心5個。
各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導向貫穿高校辦學和育人的全過程。同時,要加快學科、師資隊伍和學校制度等方面建設,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產學研結合和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務泰州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
以提升獲得感為導向,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
第一是“改薄”。加大薄弱地區、薄弱學校改造達標力度,確保年底校舍建設竣工率和設備采購率均完成五年規劃任務的80%。
第二是“消腫”。制訂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專項規劃,實施班額控制計劃,統籌推進小班化改革。
第三是“對標”。開展全市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達標評估,評估結果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推動各市(區)政府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
各市(區)都要暢通進城農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轉學的綠色通道。
創新留守兒童關愛機制,全面推廣“教師媽媽”實踐經驗。
繼續確保家庭困難學生“應助盡助”。鼓勵社會人士捐資助學。
鄉村教師“領雁工程”
通過建立市、市(區)兩級骨干教師培育站,培養鄉村骨干教師市級180名、市(區)級300名。通過舉辦鄉村初中校長培訓班,進一步提升農村初中校長教育教學管理能力。
鄉村教師“助力工程”
根據鄉村幼兒園教師、義務教育音體美教師專業能力實際,開展兼職教師合格培訓和專職教師提高培訓。同時,大力推行“互聯網+”“名師+”教師結對模式。要進一步加大教師流動激勵保障力度。
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確保關鍵領域改革改有所成
要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全市要基本實現“千兆進?!薄鞍僬走M班”和學校無線網絡全覆蓋。
要大力推動“江蘇泰微課網絡課程”應用,鼓勵基層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師培訓,調動廣大教師利用“泰微課”創新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積極性。
卓越教師培養工程要采取信息化、影子式、互動型方法,進一步優化三方協同運行機制。
開發2017年度“泰州師說”課程資源并組織全員網絡培訓,出版“泰州師說”紙質教材;以部分學科為試點,探索“互聯網+”教師全員培訓路徑。
要更加注重對卓越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更加重視對教師科研成果創新和實際貢獻的評價,促進教學相長、教研相長。
各市(區)、各學校要加強對江蘇省高考新方案的研究,全面應對新一輪高考改革。進一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確保評價的全面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中考改革一頭要指向高中教育,一頭要指向素質教育。繼續將素質教育內容以一定比例和適當題型納入中考范圍。
民辦學校要規范招生辦學。要強化“三個不得”: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不得突破計劃數。民辦學校招生與當地公辦學校同步,不得單獨或提前招生,不得常年招生。
以和諧生態為保證,構建人人給力教育的良好局面
進一步完善督導體系,提高督導水平。要提升教育督導的力度、信度和效度。要加強督導結果運用,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用社會輿論倒逼各市(區)政府、部門和學校履行職責。
各市(區)教育局要推動黨委政府全面落實教育投入主體責任,逐步完善教育經費穩定增長機制,穩步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同時,要統籌安排各類專項經費,加大高中教育質量提升、素質教育“5+2”工程、師資隊伍建設、教育信息化建設等重點工程的資金投入。
認真貫徹全國學校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校園安全管理責任。要不斷加大學校“三防”建設力度,逐步完善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長效機制。
要繼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教育輿情采集、研判和引導,借助各類新聞媒體傳遞教育聲音、宣傳教育經驗、講好教育故事,不斷提升泰州教育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市教育局領導萬琳、管文華、封留才、湯益民、馮明、朱三峰、芮新海出席會議。
市教育局副局長、調研員萬琳主持會議并宣布大會表彰決定。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