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5+2”課后服務內容,拓展學生的學習邊界和知識視野,蘇州張家港市教育局和文體廣旅局開展教育合作,實施“館校研學課堂”項目,把社會文化資源引入校園,把學習空間延伸到公共文化場館。精...
為進一步豐富“5+2”課后服務內容,拓展學生的學習邊界和知識視野,蘇州張家港市教育局和文體廣旅局開展教育合作,實施“館校研學課堂”項目,把社會文化資源引入校園,把學習空間延伸到公共文化場館。
精心開發場館資源,構建多元多維的課程體系。結合張家港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館以及各區鎮文體中心豐富多樣的場館資源,從文化熏陶、知識學習、技能鍛煉和社會實踐四個維度設計學習項目,兼顧不同學段學生的興趣傾向和學習能力,劃分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路徑,從而形成面向全體,布局全程的“館校研學”課程體系。
精準對接學校課程,打通課內課外的知識邊界。各學校梳理學科知識脈絡,以課程統整和跨領域思維歸納“學科課程”和“研學課程”之間的知識鏈接結點,主動對接,融合互通,構成課內課外一體化的知識空間。學校教師和場館專家開展教育銜接,有效促進學生的知識深化,技能發展、素養提升。
精細設計活動線路,實現安全安心的研學旅程。為了保障“館校研學課堂”項目活動的安全有序,學校把教學管理延伸到文化場館,協同文化場館人員對館內研學的流程進行安全性分析,確定場館空間活動路線。校車公司為研學活動提供交通服務,以定點定時的方式確定交通路線,以保障研學活動安全開展。
“5+2”課后服務對接“館校研學”課堂,不僅拓寬了學校教育的時空場域,也進一步豐富了課后服務的活動內容。結合學校課程基地和文化內涵項目建設,努力把“館校研學課堂”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思政課堂,富有魅力的文化課堂,啟迪創新的強基課堂。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