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后,宿遷市宿城區中小學開啟課后服務“5+2”模式,為學生提供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時的課后服務,做到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做到校內“增效減負”、校外“規范管...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后,宿遷市宿城區中小學開啟課后服務“5+2”模式,為學生提供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時的課后服務,做到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做到校內“增效減負”、校外“規范管理”,進一步擦亮“學在宿城”教育品牌。
抓頂層設計,強工作框架。成立宿城區“雙減”和“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專班,建立了“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召開12次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和頂層設計。該區教育局將“雙減”等16個相關政策文件編印成《基礎教育政策文件匯編》,組織全區教師學習,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微信公眾號、線上家長會等形式,加強對“雙減”政策的解讀,引導家長正確理解“雙減”政策的主旨。深化“家長學校”“我家學堂”等,密切家校溝通,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努力形成減負共識。
抓建章立制,強化落實效果。下發《宿城區中小學名師大講堂服務實施方案》《關于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通知》等5個文件,各校相應制定落實措施,建立相關制度,指導和保障“雙減”有序進行。全區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定制菜單式課程,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開設多主題專業授課內容,供學生選擇。
抓培育特色,增強服務質量。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和育人目標,開設各類興趣活動和系列課程,“菜單式”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市實小的“小筷子繪出文明童心圓”、區實小的“民樂博物館”、南師附中宿遷分校的“童詩潤童心”“智慧課堂”等一大批特色品牌脫穎而出,做到校校有項目,項項有成果。
抓督查指導,五項管理落細見效。相繼出臺《關于加強宿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作業管理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宿城區中小學課外讀物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規范五項管理深入推進。目前,各校修訂完善作業管控及批閱制定、教師評價考核制度等,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市實小等學校實施無作業日,創新家庭作業方式,給父母們推送指導孩子燒一個拿手菜、陪孩子看一場好電影、帶著孩子走訪長輩等任務小清單,讓家庭傳遞向上向美向善的力量。睡眠和手機管理中,指導各校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一校一案,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全區學校均建立學生作業公示制度,宿城區教育局建立研訓員作業“飛行視導”機制,分層把關質量,嚴控作業總量,保證減負不減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抓優化課程,課堂教學增效減負。基于學生發展需要,該區教育局要求各校嚴格執行省課程設置標準,各校圍繞“有效教學”,實施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大比武,提升課堂效益,促進教學方式改革,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