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智造,由我創造——走進工程機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大學生萬人計劃學術冬令營”在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圓滿閉營。來自全省31所兄弟高校的93位學員在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和徐州工...
近日,“江蘇智造,由我創造——走進工程機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大學生萬人計劃學術冬令營”在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圓滿閉營。來自全省31所兄弟高校的93位學員在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和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順利完成為期一周的學術冬令營活動。
技術講座
1月22日上午,全體學員來到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首先在公司報告廳聆聽了工程機械發展歷程及未來趨勢、G一代輪式起重機產品技術介紹技術講座。
聆聽匠心故事
1月23至24日,學員在大師工作室與技能大師們零距離接觸,身臨其境了解大師平時的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工作作風,真切感受大國工匠的成長歷程,親身體驗大師是怎么煉成的。
孟維在講座中,分享了自己在學校學習以及工作后在數控車床操作技能學習與提升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動情地講述從一名普通工人到一名技能大師的成長經歷,以及在他的引導與培養下,一批青年員工如何發展成長為高技能人才的過程。他表示,為自己的技能創新團隊在項目攻堅過程中發揮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在企業降本增效方面取得的成績而感到自豪與驕傲。
朱長健給學員帶來了勵志演講:腳踏實地,走出屬于自己的專業創新之路。他首先提出了三個問題供學員思考:“大家兒時的理想是什么?”“大家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們的追求和樂趣是什么?”隨后表示:一個工程師的快樂就是把自己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他說,優秀的團隊是優秀人才的舞臺和搖籃;成為行業受尊重的技術專家是徐工人的奮斗目標;他希望學員要腳踏實地,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孟獻群為學員們共同探討了在工作中在得與失、公和私之間如何作出正確的決擇。“授人以漁,為企業培養更多的技能骨干,才能最大化發揮我的價值。”正是基于這種理念,孟獻群碩果累累,培養了5名高級技師、13名技師、79名高級工和28名海外服務人員。作為一名勞動模范,孟獻群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得與失、公和私之間作出正確的決擇。他說,勞動模范的價道不僅僅在于本身,更在于他的示范引領和帶頭作用,可以去影響更多的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黃實現為學員們帶來“磨礪技能·錘煉匠心”講座。黃老師認為,韌勁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依靠技術贏得尊重,為他人所不敢為,做他人所不能做;膽大心細,耐心探索。比賽是對他最好的考驗,為備戰國賽,每天訓練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經常和自己“較勁”。苦,就咬咬牙;累,再堅持堅持;充分利用各種平臺,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技能。他說,匠心是一種倔強的堅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需要有三顆心:感恩的心、敢闖敢做的心、學習進取的心。
結業答辯
1月26日下午舉行了答辯會。為了檢驗本次冬令營學習成果,在開營之初,承辦方就明確了學習任務,提供了10個方面的選題范圍,要求結營時提交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冬令營期間,全體學員進行了分組學習、研討,白天參觀學習,晚上以團隊為單位進行研討,撰寫活動日記、心得體會以及調研報告。
聯誼互動
為了加強各高校學員之間的交流,增強冬令營學員的凝聚力,1月26日晚上,冬令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晚會,學員們一塊表演節目、做游戲,為自己的冬令營之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此次冬令營的學員們齊聚工程機械之都徐州,進一步彰顯了智能制造的新高度,進一步弘揚了工匠精神的新熱度,進一步了突顯技能大師的社會價值,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力;為加快智能制造發展,培養培育一批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助力“江蘇制造”向“江蘇智造”轉變,打造“智造江蘇”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