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畢業季,升學就業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同宿舍的四朵“姐妹花”全部上岸名校,“985”和“211”的offer被她們統統收入囊中!在這間學霸宿舍里,張開敏憑借專業第二的...
轉眼又到畢業季,升學就業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同宿舍的四朵“姐妹花”全部上岸名校,“985”和“211”的offer被她們統統收入囊中!在這間學霸宿舍里,張開敏憑借專業第二的成績被廈門大學化學專業擬錄取,何漫被重慶大學化學專業擬錄取,朱利涵被華南理工大學輕工專業擬錄取,吳超儀被南昌大學食品工程專業擬錄取。這樣“神同步”的優秀是如何養成的?她們如何做到共同成長,惺惺相惜?
包容與守護讓她們成為“一家人”
大學宿舍是集體生活的地方,只有寬以待人、互相體諒,才能讓和諧相處的氛圍在寢室蔚然成風,而友好的宿舍氛圍也是四人能攜手考研上岸的生動注腳。四朵“姐妹花”分別來自河南、江西、重慶,其中張開敏和朱利涵是同樣來自河南的老鄉。四個人在性格上也各有特點:張開敏天生“i”人,沉著干練,處變不驚;何漫熱愛生活,溫柔沉靜,善良正義;朱利涵是典型的“社牛”,活潑好動,幽默風趣;吳超儀古靈精怪,善解人意,自信樂觀。
雖然家鄉地域差異很大,各自的性格也有所不同,但是四個人用包容建立起了通往彼此心靈的橋梁。“大家都是包容性很強的人,不會因為小事而吵鬧,如果是集體活動,我們都很愿意為對方改變自己的選擇。如果是單人行動,我們也尊重對方的意愿。”何漫說,“有一句話叫‘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覺得很能形容我們的關系。”
優秀真的會“傳染”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四個人深厚的友誼不僅來源于她們的互相包容,也來源于她們自強不息、踔厲奮發的秉性。朱利涵是404C宿舍的“領頭羊”,她總會率先開始學習,大家都有一股不甘落后的勁兒,因此,在一個人起到帶頭作用的情況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努力學習。張開敏說:“我們不會覺得相互是競爭關系,我們是合作共贏,齊頭并進。”
大學期間,四個人均獲得校學習優秀獎學金。 張開敏獲得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黨史團史知識競賽二等獎;何漫獲得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一次素拓獎學金、第七屆“互聯網+”校賽一等獎,被評為優秀大學生、優秀青年志愿者;朱利涵獲得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兩次素拓獎學金、黨史團史知識競賽一等獎、第七屆“互聯網+”校賽一等獎,被評為優秀大學生、優秀班干部、優秀青年志愿者;吳超儀獲得素拓獎學金、第七屆“互聯網+”校賽一等獎、第八屆“互聯網+”校賽一等獎、“挑戰杯”校賽金獎,獲評優秀學生干部。
一起備考打好“團體戰”
成功不是無緣無故的,談及考研,四位學霸們各有“絕技”。
張開敏勇于追夢、敢想敢拼,堅定選擇報考廈門大學。面對這個艱巨的挑戰,她堅信“吸引力法則”,永遠相信自己有無限的潛能。
何漫堅持不懈、分秒必爭。她說:“大家的最長學習時間是一樣的,就看誰能堅持到底,將時間最有效化利用。”
朱利涵鎮定自若、從容不迫。不管是多大的難題,她總能保持好心態,不輕言放棄,不到最后一刻她絕不認輸。
吳超儀規劃清晰,雷厲風行。考研要學習的科目很多,她總能在正確的時間規劃好適合自己學習的科目,并且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從不拖延。
四人齊心,其利斷金。考研路上“姐妹花”同心協力、并肩作戰,最終實現頂峰相見。為了提高大家學習的積極性,考研期間四個人往往會一起行動,他們統一定好了六點半的鬧鐘,一般是吳超儀率先起床,洗漱完畢,如果其他三人還未起,她則會耐心地一一叫醒。暑假期間,為了提高復習效率,四人均留校學習,住宿條件和伙食條件不比家里,大家經常處于情緒崩潰的狀態,但她們總能相互勸解開導:“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再苦再累也沒剩幾天了。”張開敏和何漫都備考“物理化學”,張開敏學習能力較強,解決難題的思維也更靈活,何漫在遇到難題時,通常會將題目記下,在吃飯時和張開敏邊吃邊討論,不僅節約時間,難題在張開敏的點撥下也迎刃而解了。朱利涵和吳超儀都考“數學”,她們總是邊走邊給對方背數學公式,相互加深記憶。考研最后階段,政治是一大難點,知識點龐雜并且理解難度大,她們決定每個人在背誦時都記下自己認為的難點和易考點,在起床后、午飯時以及睡前相互提問。她們還專門建了一個政治學習群,在里面只發政治考點,每天反復看、互相提問,持續一個月后,效果很明顯。一起學習時,看到對方能夠背誦熟練,這更加激勵了她們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學習之余也要“松松筋骨”
學習雖好,過滿則虧,張弛有度的學習強度也是她們考研成功的訣竅。四人在日常生活中愛好相投,她們都熱愛唱歌、攝影、旅游,跑步、登山,這也使得她們的關系更加親密無間。為了放松身心,她們會相約出去吃一頓大餐。她們也會相約去爬紫金山看落日,思想上緊繃的弦總是可以在身體的勞累中得以放松。
在考研的漫漫征途上,在挑燈夜讀的黑夜中,每一滴汗水、每一次掙扎,都凝聚成了青春最亮麗的色彩。無論最終是否如愿以償,這些經歷都將成為人生道路上彌足珍貴的回憶。正如“姐妹花”一致認為的:“每個人都有無數的競爭對手,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埋頭苦干,只要自己是在一點點進步就好了。”
通訊員 邱世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攝影 解田浩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