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全國氣象部門2024年度人才招聘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拉開帷幕。來自全國16個國家級直屬單位,31個省(區、市)氣象局以及市(地、州、盟)氣象局、縣(區、市、旗)氣象局超過250家單位提供2300...
11月4日,全國氣象部門2024年度人才招聘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拉開帷幕。來自全國16個國家級直屬單位,31個省(區、市)氣象局以及市(地、州、盟)氣象局、縣(區、市、旗)氣象局超過250家單位提供2300余個崗位。這也是三年后,全國氣象部門人才招聘會的首次線下重開。用人單位的招聘計劃“加碼”,所需的專業結構也有了新變化。
人好多!時隔三年線下重開
應聘學生和用人單位都挺“顯眼”
11月4日一大早,招聘會現場便是人山人海,各單位展臺前就排起了有序長隊,前來求職的畢業生早早來到招聘會場,尋找心儀的崗位。
“我已經網申過一輪了,今天來看看線下,兩手都要抓。給自己找工作,不能當I人,必須E一點。”南信大大氣科學學院的本科畢業生張同學和舍友一起來到招聘會現場。“面了幾個單位后,我不太緊張了,反而越來越自信了。”張同學表示,四年穩扎穩打的學習和實踐,一定會為將來走上氣象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本科和碩士畢業于南信大、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的潘赟迎來人生中第一次招聘會求職,現場問答環節,潘赟分外淡定,引來一片圍觀。“之前考慮研究所比較多,來到招聘會現場后將求職方向做了調整,將首先瞄準江蘇省氣象局的相關崗位。”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采訪時發現,不僅學生們積極求職,用人單位門攬才也是“各顯其能”。廣東省氣象局的易拉寶展架網感十足,神似某品牌椰汁包裝畫風。展架上的文字也很有吸引力:“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大灣區,大機遇;不畫餅,真的秀;E人I人,都是我廣東氣象人。在廣東,你有大牛導師帶你入門,全國省級單位正研級高工人數最多……”
不少大二大三的同學也來到現場了解就業市場,提前做好規劃。“在招聘會現場的一上午,我看到了許多優秀從容自信的學長學姐,也了解了許多氣象單位。大多氣象單位都有著較高的招聘標準,對計算機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我們需要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南信大龍山書院大二的盧同學說。
計劃也多!招錄規模持續增長
崗位更側重與氣候變化掛鉤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這場招聘會不僅吸引了南信大的眾多學生,部分省外高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也是組團前來。中國海洋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同學,甚至是以班級為單位前來應聘。
現場,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也相應加碼。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除了氣象業務崗之外,還面向文科、經濟類專業招聘教學崗、財務管理崗人才。招聘負責人表示,“我們不局限在氣象專業,更看重畢業生的個人能力,同時今年的招聘崗位數量較去年有所增加,也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復合型人才在招聘會現場也更加“吃香”。“我是農業氣象專業的,想找一個專業相關的工作。”盧曉晶是南信大應用氣象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來自安徽的她坦言,除了專業相關,還想找個離家近的。逛了一圈展會,她發現用人單位對交叉學科的人才需求量比較大。“我們本科和碩士階段都曾學過技術類課程,自己感覺還是有點優勢。”
中國氣象局人事司司長王志華介紹,今年的招聘會,招錄規模持續增長。“今年拿出了超 2300 個崗位,在過去五年的年均基礎上增加了 3%。專業結構也進行了優化調整,專業目錄從原先的309個增加到510個,拓寬了選才用才的視野,給更多高校的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王志華表示,今年用人單位還突出了一些重點人才的需求,“這也反映在專業變化上,比如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運用等方面是今年的招錄重點。”
王志華介紹,本次招錄所增加的崗位,更加側重與氣候變化相掛鉤,如社會經濟類、綜合管理類等。信息技術類和數學物理類專業的需求量更大,對大數據分析挖掘、人工智能研發的專業需求非常旺盛。
服務到位!海量資源+便捷服務
南信大力推“不出校就業”
記者了解到,此次招聘崗位性質涵蓋業務、科研、服務、管理,招聘專業涉及氣象類、氣象相關類、數學物理類、信息技術類、媒體傳媒類、教育培訓類、財務會計類、綜合管理類等多學科,吸引了眾多高校畢業生前來應聘。從各省招聘情況看,內蒙古以計劃招聘137人位居榜首,需求量位居前列的還有新疆和四川。11月3日至5日,北京、上海、安徽、廣西、湖南等地二十余個氣象局將在南信大開展宣講會和現場面試。
“除了全國的氣象部門、用人單位齊聚在學校,全國有志于從事氣象產業行業服務的莘莘學子也匯聚到了我們學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表示,近年來學校提高學生就業的根本做法是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人才創新創業的能力。
據悉,為了推動學生就業,南信大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部過程。李北群說,學校專門設立創新創業學院,讓每個孩子在南信大都能夠得到半年以上的能力技能培養和熏陶。
此外,南信大還提供相應的就業指導、咨詢服務等。在蘇州、無錫、常州、寧波、嘉興、杭州等長三角地區經濟較為活躍的城市,都設有專門的南信大人才驛站。“直接對接地方就業需求,推送到大學里來,不需要學生走出校園。”李北群說。南信大與地方政府積極協同,將招錄的手續辦理、合同簽署、招聘面試等環節“搬”進校園。“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海量資源,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便捷的就業服務。”
今年,南信大共有10613名畢業生,其中氣象專業畢業生1584人,氣象相關專業畢業生1210人。據了解,在近年全國氣象部門招收氣象類畢業生的總數中,南信大畢業生占比在一半以上。
實習生 周宏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南信大供圖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