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該校首次面向全校青年師生開設“第二課堂課程化”系列課程。針對理想信念、創新創業、身心健康、興趣愛好、志愿公益和社會實踐等普遍需求,借鑒“第一課堂”的做法,首期開設第二課...
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該校首次面向全校青年師生開設“第二課堂課程化”系列課程。針對理想信念、創新創業、身心健康、興趣愛好、志愿公益和社會實踐等普遍需求,借鑒“第一課堂”的做法,首期開設第二課堂課程55門,涉及廚藝烹飪、咖啡制作、拉班舞譜、園林種植、魔術表演、攝影攝像、競賽培訓、跆拳道、鋼筆繪畫、書畫創作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了3200余人報名參與。
記者了解到,校團委以學生社團為主體,聯合黨委宣傳部、總務處、各學院團委,匯聚校內外課程資源,探索實施多類型融合的第二課堂課程化體系建設;開發第二課堂課程化選課系統,實現“課程發布、學生選課、課程評價”等功能應用;設置“固定學員”和“流動學員”,固定學員需要完成所有課時要求,優先享受課程資源,流動學員可根據自身時間靈活選擇上課時間。
“首期第二課堂課程化開展至今,不僅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了拓展業余愛好的平臺,也讓授課的學生骨干在語言表達、溝通協調等能力都得到有效鍛煉和顯著提升,在學生群體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擔任《坦克模型制作與噴繪藝術初級教程》課程老師的模魂模型協會負責人李宸表示,通過第二課堂課程化個人最大的收獲是表達能力,在經過幾次課程實踐后能夠做到脫稿2小時即興演講,同時學員在課堂上展現出的興趣和投入的狀態都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預期。《“青苗可期,與法同行”—大學生必備法律素養》課程學員表示,第二課堂課程化的推進,是一項富有創新性、實用性的舉措,可以成為同學們完善知識體系、提升綜合素養的重要平臺。
據悉,在疫情防控期間,第二課堂課程化小班化、分布式、多樣化的教學研討實踐活動,在豐富學生校內生活、舒緩身心壓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和延續,校團委將進一步加強評教反饋、經驗總結、資源匯聚,常態化推進第二課堂課程化建設,堅持“五育”并舉,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提升。
校對 徐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