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你有想過簡單的一份作業能帶給學生什么變化嗎?前兩天,有這樣一則新聞吸引了小編,杭州一位老師留的暑假作業效果出奇地好,網友們紛紛稱贊道:這份特別的作業真的非常有意義。這位老師是杭州市...
老師們,你有想過簡單的一份作業能帶給學生什么變化嗎?
前兩天,有這樣一則新聞吸引了小編,杭州一位老師留的暑假作業效果出奇地好,網友們紛紛稱贊道:這份特別的作業真的非常有意義。
這位老師是杭州市景華中學的班主任陳曉敏,她在暑假家訪時發現,她所帶的準八年級學生們大部分對新學期的學習非常迷茫,沒有目標,學習起來也沒有動力。
發現問題后,陳老師便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和目標高中合影。她還要求每個學生對照目標院校今年的中考分數線和自己的期末成績,尋找自己和學校的差距,在新學期能有學習動力。
作業完成后,孩子們出現了變化。
覺得學習沒意思的男生,天天堅持背單詞、英語打卡;愛睡懶覺的學生,假期也堅持早起,自主規劃了學習時間,還開始自覺整理錯題集。
由此可見,一項簡單的作業就能讓孩子發生飛躍式的變化,孩子對于作業的態度也并不完全都是抵觸。
新學期到了,老師們想給孩子留什么新穎的作業呢?
今天,小編為老師們整理了10份簡單的小作業,能夠讓孩子在新學期慢慢完成。
No.1
深度閱讀一本書
書籍是活著的聲音,讀書不但醫愚,還能醫俗,能滋養出精神上的氣象萬千。碎片化閱讀盛行的今天,聽書成為了流行的便捷閱讀方式,深度閱讀的人越來越少了。
當孩子在進行深度閱讀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老師們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用自己的話來表達、總結、歸納書中的內容。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思考,閱讀文本中的一字一句,想象作者的心境,思考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
讓孩子找一本感興趣的書,從目錄到結語仔仔細細地讀,還要做一份讀書筆記,摘錄有感觸的語句,記錄閱讀時的感想。也許一段時間后,再次翻閱時,就會發現,同樣的文字所能帶來的感觸已經不同了。
No.2
參觀一次藝術展
鼓勵孩子去參觀一次藝術展,用藝術品啟迪孩子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人的審美能力是在審美活動中提高,欣賞是最重要的審美活動之一。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審美,“土味審美”、“低美感”橫行的今天,如何讓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尤為重要。
中國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曾有一段對“美育”的教育感悟:不僅僅創新的基礎和動力是審美,健康人格的培養也離不開審美。
或許孩子還看不懂藝術家所表達的觀念,但色彩的濃淡,格局比例的構成都能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孩子,聆聽孩子對于藝術品的感受,給予肯定也給予指正,能夠逐步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No.3
記錄身邊給予關愛的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人,有家人、伙伴、老師還有陌生人,在相處中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記憶深刻的事,老師可以適當地提醒孩子去記錄這每一件小事。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能夠意識到,他人給予的關愛不是理所應當的,感恩的孩子能夠更好地尊重、理解和善待他人。
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一定會是個受大家歡迎的人。常懷感恩能讓孩子看到更多曼妙的風景,讓孩子的生活積極陽光,充滿希望,在接受善意與感恩他人的互動中,孩子的人生也會得到升華。
No.4
讓孩子聽聽家長的故事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與經歷都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當父母越來越在乎孩子的學習,卻忽略對孩子的教育時,過度的寵愛反而讓孩子肆意妄為,喪失最基本的尊敬。
讓孩子聽一聽父母的求學、工作甚至相遇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來之不易,父母為自己營造良好生活的辛苦,以及自己是因為父母之間的愛而誕生,都會帶給孩子無限的溫暖。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孝順,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去了解父母,尊敬父母為家庭、為他的成長所做的付出。
No.5
參加一次公益活動
陶行知曾提到:社會即學校。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塑造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如果脫離真實社會去進行教育和培養,最終孩子也會迷失方向,不明白自己為了什么而學習。
老師可以給孩子布置這樣一份作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組織孩子進行舊物義賣、參與社區垃圾分類以及去敬老院做義工等。了解真實社會的同時,學會平等交流,了解社會冷暖,懂得關愛他人。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關愛,讓孩子們知道有一群人需要他們的幫助,因為他們的身體力行,善意之舉,溫暖并改變了這個世界。
孩子參與公益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既有所奉獻,又能從中感受到自我價值。
No.6
和同學面對面交流友誼
孩子的成長中除了父母的關心、老師的引導,也需要朋友的陪伴。一段溫暖且貼心的友誼通常能夠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同齡人之間默契感應,有時更能讓孩子得到安慰與支持。
好朋友之間的鼓勵、反饋,可以讓學生保持有能力、有吸引力、有價值的自我印象。青少年正是通過更多朋友,滿足自我價值感的需要。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友愛,建議老師可以舉辦一堂以“夸夸我的朋友”為題的班會,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直抒胸臆地表達對朋友的贊美,感謝朋友的陪伴與幫助。
一個人的天空是狹小的、單調的,友情織成的天空是廣闊的,也是燦爛的。朋友如同生命的營養,給予生命新鮮的血液與激情。
No.7
開發一項新興趣
興趣是通往成功的云梯,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就是找到了隱藏在云間的那把梯子。這樣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不勝枚舉:比如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比如站在鋼琴前就想彈琴的莫扎特……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老師可以鼓勵每個孩子去選擇一項新興趣進行學習,可以是繪畫、樂器、演講等等,當孩子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之后,新的世界將由此打開。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學無止境,人的一生要不斷接觸新的事物才能永葆活力,新的興趣能夠增添新的氣質,幫助孩子不斷充實自己,成為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No.8
學習一項運動
說起運動,許多家長首先擔心孩子受傷,又怕耽誤時間,影響學習。但其實,運動帶給孩子的好處不僅僅是有益身體健康,對于孩子的心理等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幫助。
根據孩子體能和個性,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學習一項運動,如果孩子耐力比較差,可以鼓勵孩子進行長跑;如果孩子有點自私,可以鼓勵孩子參與集體運動項目比如棒球;如果孩子缺乏挑戰精神,可以培養孩子練習跳高。
這項作業主要能夠教給孩子規則,每一項運動都有自己的要求,從事運動的孩子自然而然學到了紀律性。由此及彼,他們慢慢開始學習生活中的各類規則,成為一個能夠遵守規則的自律的人。
運動帶給孩子充沛的體能的同時,也能教會他們堅持、團結、競爭等,在成長的過程中,運動場就是孩子的小社會,從運動中學到的精神,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
No.9
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孩子對世間萬物有著無盡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而大自然正是一切的源泉,是一切創意的范本。他們需要親近自然,去獲取靈感和智慧,去從蟬鳴鳥語中獲得感悟,從山澗溪水中收獲平和。
現在很多孩子不識五谷,不知道米是帶殼的,不知道土豆是從地里挖出來的,不知道油是榨出來的,自然給予我們禮物,在孩子們看來只是日常平凡的一幕,缺失與自然的鏈接,讓我們的孩子忘了感恩。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尊重,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平板電腦能讓孩子看到水稻的照片,卻無法帶給孩子豐收的喜悅,手機能讓孩子認識小動物,卻無法傳遞給孩子同理心。孩子在與自然接觸的過程中,更會孕育出同情心,我們稱之“善良”。
自然帶給孩子無限的想象力、觀察力。親近自然,親近郁郁蔥蔥的叢林,親近活潑可愛的動物,感受到生命成長的魅力,同樣是每一個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一課。
No.10
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
每個人都曾幻想過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待時光匆匆而過,我們恍然間就會發現已經到了曾經遙不可及的10年后了,如果當初我們留下一封信,寫下那時的心愿和希望,待再次翻開時,定是別有一番體會。
新的學期,老師們可以讓學生寫一份信,寄給未來的自己,寫此時此刻自己的心理、狀態,寫對未來自己的期待,寫自己的理想,寫世界的變化... ...
這項作業能教會孩子目標與努力,有期待才會有動力,為了成為筆下優秀、成功的自己,孩子們都會漸漸改變,開始努力。
他們的筆下自己或成為科學家、或成為畫家、或成為記者,孩子心中的夢想,在一封信上生根發芽。這是一份送給孩子們自己的、連接了現在與未來的禮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