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嚴查義務教育招生與考試培訓、競賽考級、捐資共建、獎勵承諾掛鉤和區別分班、掐尖招生、公民混招混編、民辦學校違規跨區招生、借讀掛靠及亂收費等“負面清單”。
4月11日,教育部發文,開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2024)(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全面排查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現象,嚴肅查處各類跟招生入學掛鉤、關聯的收費行為。
專項行動從優化招生入學政策措施、嚴格規范招生行為、強化招生信息公開、優化招生入學流程、保障特殊群體入學五個方面提出多項舉措,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和公民同招入學政策、規定、程序、辦法,增強招生入學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透明度,健全公平入學長效機制,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滿意度。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學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楓表示,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來,全國各地加快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制度,免試就近入學、公民同招全面落地,義務教育“擇校熱”明顯降溫,控輟保學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他指出,極個別地方出現了一些背離國家政策精神、破壞教育公平的違規招生現象,亟待治理。此次專項行動的出臺和推行,將通過進一步強化、深化、細化陽光招生,切實增強義務教育招生公平性、科學性、規范性,提高義務教育招生透明度、便捷度、滿意度。
針對極個別地方仍存在的違規招生現象,上海市教育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徐士強指出,專項行動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照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形成嚴查義務教育招生與考試培訓、競賽考級、捐資共建、獎勵承諾掛鉤和區別分班、掐尖招生、公民混招混編、民辦學校違規跨區招生、借讀掛靠及亂收費等“負面清單”,明確違規招生“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零容忍”態度,配套建立抽查互檢、監督問責等機制,確保招生過程嚴格依法依規落實。
專項行動明確,優化招生入學政策措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近年教育部有關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排查本地區已有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措施內容,堅決糾正或廢止不符合國家政策精神和要求的相關規定和做法。
其中,重點包括學校的劃片招生范圍是否科學合理,新建學校招生范圍和新建小區對口學校劃分工作機制是否完善,是否制定明確的民轉公學校劃片招生政策或過渡期政策;省市兩級教育行政部門、高校、科研機構附屬義務教育學校是否全面納入屬地招生管理、實行統一招生政策;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外語藝術體育類辦學特色學校的特殊類型招生政策是否經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出臺或審批、備案;高層次人才等特殊群體子女教育優待政策是否有明確的實施依據、范圍、要求和程序;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是否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電腦隨機錄取程序是否規范。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譚霞認為,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是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民生工作,專項行動直面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要求對照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重點治理長期隱蔽存在的七類違規招生操作,包括以不當依據招生、違規收費、違規招攬生源、通過測試面試招生、公民混招、分班掐尖、民辦學校違規招生、亂收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牛楠森表示,公平入學治理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專項行動根據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明確了主要任務,提出了針對性舉措,對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具有綱領性、指導性作用。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