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所“實驗系”學校有了新進展。
學校改擴建、高校新校區建設……2月27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列入北京市2024年重點工程計劃的24個教育項目具體情況,涉及大中小幼不同學段學生、覆蓋全市12個區。
部分中小學新建校已開工,最早2025年可投用
記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24個教育項目中,有不少中小學新建項目。
如,北京育才學校新建項目,該項目位于西城區天橋街道太平街與永定門西街交叉口東北角。新校區規劃辦學規模為教學班93班,其中小學47班、初中23班、高中23班,預計今年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投用。據悉,北京育才學校是由小學部、初中及高中部組成的十二年建制學校,現有先農壇、南緯路、北緯路、太平街、龍泉等5個校區。項目建成后,先農壇、南緯路校區師生將在新校園開啟學習生活,先農壇內壇的歷史格局也有望逐步得到恢復。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朝陽港校區)一期義教部建設工程也在繼續推進,該項目包括一期義教部和二期高中部。其中,義教部項目規劃辦學規模為63個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包括42個小學班和21個初中班,可提供學位數2520個。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4.6萬余平方米,計劃于2025年交付使用。該項目后續還將建設二期高中部,規劃辦學規模為72個班的高級中學,規劃總建筑面積9.9萬平方米,計劃202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北京中學東壩北校區總建筑用地15萬平方米。2023年5月啟動的一期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含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學生宿舍、運動場地,以及道路、綠化、管線等配套設施。項目辦學規模為78個班,包含初中24個教學班,高中54個教學班,可提供學位3390個,計劃于2025年交付使用。
兩所“實驗系”學校有了新進展。
北京第三實驗學校已正式獲批建設,項目位于懷柔區雁棲鎮中關村第一小學分校(雁棲學校)及南側用地,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26年建成投用。未來,辦學規模預計為36班小學和36班完全中學(初中、高中各18個班),將為懷柔新增小學學位1440個、初中學位720個、高中學位810個。
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已于2023年正式開工,該項目位于大興機場臨空區西片區(榆垡鎮),由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承辦,共設置84個教學班,提供學位3510個,將引進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優質教育資源,實現管理、師資、設備等資源共享。按照計劃,該學校將在2025年12月竣工。
此外,還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園博園校區及配套幼兒園建設項目、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天通苑校區(二期)項目、門頭溝區東辛房小學重建項目、懷柔區第七小學新建工程、密云區朝陽濱河學校(一期)新建工程、北京市八一實驗學校建設項目等。
高校新校區繼續開工,大學生的“新家”來了
高校新校區也在持續建設中,部分大學生最早可在今年九月搬至“新家”。
記者獲悉,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項目已累計開工12個建筑組團、約66萬平方米,其中已完工3個建筑組團、約12萬平方米;2024年上半年將累計完工8個建筑組團、約50萬平方米。該校日前曾發布消息稱,今年9月新校區正式投用。
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占地面積14.16公頃,規劃建設總面積47萬平方米,是清華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支撐性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際化高端金融人才培養基地、金融政策和科技研究平臺、國際化金融學術與金融科技交流平臺。根據此前報道,該項目將于202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已于2023年12月正式開工,該項目位于密云區西統路38號,地處懷柔科學城東區(密云地塊),將建設尖端醫學突破、新藥創新、基礎研究、臨床研究等相關領域研究平臺及機構,全面提升密云醫藥產業和公共服務水平。
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選址于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總建筑面積約67萬平方米,包括校本部、研究型醫院、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三大建設項目。該項目已于2023年11月開工,首期項目將建設位于北校區東側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宿舍。新校區整體建設爭取于2027年底全面竣工,計劃2028年投入使用。據悉,新校區建成后,首都醫科大學將騰退現有五個校區,實現“一校一址”辦學。
北京工商大學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教室、實驗用房、學生宿舍、行政用房、生活福利及附屬設施等,總用地面積為37.6萬平方米,其中建設用地面積28.9萬平方米。2023年12月,二期新建AB座教學科研樓項目竣工。今年啟用后,將有4個工科學院整體入駐良鄉校區,擁有專屬的辦學空間。
此外,還有北京城市學院順義校區三期建設工程、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新校區項目(一期)、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工程、北京城市學院順義校區三期建設工程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