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上,學生們紛紛寫下對新學期的寄語和期待。
在人工智能帶來“科技海嘯”的當下,中學生應如何學習?科學家精神對未來的學習帶來哪些啟示?2月2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一中新學期開學典禮以“賡續科學家精神 奮楫篤行啟新篇”為主題,邀請國家語委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師范大學原教學科研副校長周建設給全體學生帶來了“科學第一課”,引導學生們以更昂揚的精神狀態開啟新的學期。
學生們集體寫下新學期目標與愿景
開學典禮上,北京市第十一中校長王萌介紹了過去一年學校取得的成績,尤其是依托創新發展學院和各類高端社團,不斷探索多元化、寬領域的人才培養路徑。
“我們竭盡全力為每一個十一中的孩子點亮屬于他的那盞燈,陪伴他追逐光、成為光、散發光。”王萌介紹,放寒假前,該校一名教師獲評正高級教師,五名教師獲評北京市骨干教師,這一消息激勵師生們在新學年繼續奮進。“沒有科學家精神鑄就起科技脊梁,就難以匯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王萌也道出了此次開學典禮的核心主題。
開學典禮上,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學生寫下新學期寄語。 受訪者供圖
為錘煉學生的科學家品格與精神,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成立了創新發展學院,圍繞“人工智能、人文經濟、生化、航天”四大領域,在多學段開設領域課程,為學生長遠與個性化發展開辟賽道。典禮現場,創新發展學院執行院長秦亞平激勵同學們在新學期,賡續科學家精神。
新學期書寫新愿景是不少學校在開學典禮上的壓軸環節,北京市第十一中學也在開學典禮的最后讓學生們集體寫下心愿。“我的目標是加強體育鍛煉,應對即將到來的體育小中考”“我希望在未來的競賽中沖擊一等獎”“我要以穩定從容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高考”……學生們紛紛寫下寄語激勵自己。
多校以“弘揚科學家精神”開展開學第一課
周建設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為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師生們帶來“開學第一課”。他表示,科學家精神是一種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勇于探索、創新進取的精神;是一種包括好奇心、批判性思維、實驗精神、創新意識和堅韌不拔的人生態度。弘場科學家精神,應當樹立科學責任和敬畏科學意識;關注科學前沿動態,學好教學規劃的系統性知識,通過多種途徑廣泛閱讀和調研,親身體驗科學的魅力,嘗試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科技創新,不斷總結實驗結果,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成就。
國家語委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設給學生講述開學第一課。 受訪者供圖
“聽到周教授提到立信念、深質疑、實基礎、廣閱讀、重實踐、善總結的科學家精神,在我們的生活與學習中也正一步步的歷練著,也更加堅定了我前進的力量。”高一八班學生張俊杰告訴記者,自己從初中起便酷愛化學,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并參與相應的競賽,化學競賽入門課本是大學教材中的普通化學原理和基礎有機化學,兩本書一共一千七百多頁,學習的過程可謂累并快樂著,“我相信這些努力終將變為未來服務國家的能力。”
新京報記者獲悉,開學首日,北京市不少中小學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開展了“開學第一課”。
其中,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實驗小學的開學典禮邀請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傳杰帶來“開學第一課”;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管莊分校則邀請中國社科全民閱讀促進會會長鄧永標講授“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開學第一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