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教委深入開展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工作,統籌365對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手拉手”結對,覆蓋了全市所有鄉鎮義務教育學校。
新中考改革實質是什么?基于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如何設計?學歷案設計怎樣更適應個性化發展?……近日,北京中小學生開啟“寒假模式”,密云區穆家峪中學與北京日壇中學的老師們在兩校聯合開展的寒假教師實訓活動中盡情研討、努力“充電”,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育人本領。
這只是北京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共建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2023年,北京市教委深入開展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工作,統籌365對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手拉手”結對,覆蓋了全市所有鄉鎮義務教育學校。
在結對中拓展學生“朋友圈”
共同向烈士墓敬獻花籃、參觀古北口長城抗戰紀念館、瞻仰古北口長城紀念碑、在勝利廣場演唱紅色歌曲……寒假來臨之前,密云區穆家峪中學與北京日壇中學在密云區紅色教育基地——古北口鎮開展了以“國歌長城鑄忠魂·血脈國防筑初心”的聯合研學實踐活動。
兩所中學十個班的學生分為兩組,共同登長城、走革命戰士走過的路、唱紅色歌曲,感受革命戰士保家衛國艱苦和決心,也增進了彼此的友誼和了解。
記者發現,不少結對學校立足區位優勢,打破校際界限,創新性設計校際間學生交流實踐活動,探索開展結對學校間學生學伴關系的建立,促進更多教育要素和優質資源在城鄉學校間有序流動。
北京市順義區北務中學和北京第二中學分校結對后,充分發揮兩校的優勢資源,北務中學的學生可以到北京第二中學分校“游學”,觀摩參加特色教育教學活動,沉浸式、體驗式學習,促進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時,北務中學的農耕基地向北京二中分校學生開放,為其體驗農耕生活提供助力。兩校班級之間還結成友好班集體,學生之間結成學伴,促進兩校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與此同時,優質學校的眾多做法也給結對校帶來了啟發。“從三帆中學朝陽學校歸來,給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自由閱讀的氛圍。他們除了開放的圖書館,在樓道及拐角處,隨處可見閱讀設施和圖書,讓學生們能夠自由閱讀。”北京市順義區第十二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和北師大三帆中學朝陽學校“手拉手”后,經常組織互訪交流,受結對學校啟發,該校還準備將教學樓內“陽光教室”進行改造,由原來的封閉教室,改造成可以自由出入的活動空間并準備豐富的書籍,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可以享受自由閱讀帶來的美好體驗。
共同教研,拓寬教師成長路
“手拉手”拉近了城鄉學校間的距離,結對學校在教學上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好的教育教學經驗做法發揮出更大輻射作用,育人模式不斷轉型升級。
“根據作者在文中對白楊樹的描寫繪制白楊樹圖”“用詞語描述這是怎樣的白楊樹”“根據松、梅、牛、竹等物象描述密云水庫人的品質特點”……來自北京十三中和密云水庫中學兩位語文教師的同課異構《白楊禮贊》,讓密云區水庫中學初二年級的孩子們享受著形式不同、風格迥異的課堂教學。
北京市西城區第十三中學作為優質資源牽頭校,與密云區水庫中學、房山區青龍湖中學、昌平區第一中學天通苑校區組成“四校聯盟”。“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可以各自利用學校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共同開展實踐體驗活動,讓兩校師生、家長深度融合參與,不斷提高育人質量。”密云區水庫中學校長張克昌說。
“這次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朝陽外國語學校對于青年教師的培養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借鑒。”1月24日,房山區坨里中學與朝陽外國語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坨里中學組織教學干部、教研組長代表走進朝陽外國語學校,圍繞期末試卷講評課參與備課、聽課、評課等,活動結束后教學干部代表王彥非常興奮。
兩校“牽手”后,就課程教學、隊伍建設、教科研訓等方面的資源支持擬定具體計劃,還組織了多次互動訪學交流,兩校教師同學共研,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拓寬成長路徑,如房山區坨里中學高中數學老師線上觀摩了由朝陽外國語學校承辦的朝陽區“名師工程”名師教學特色展示活動,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兩校在干部跟崗、骨干教師師徒結對、聯合教研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討合作方向等。
在朝陽外國語學校校長王秀彩看來,手拉手是一種“雙向奔赴”,“房山區坨里中學背靠青龍湖鎮有豐富的研究資源,我們將來可以組織研修團隊去進行研修活動。”王秀彩介紹,下一步,兩校將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現場互動、實地考察、互派跟崗等方式,開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