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們有了一些特殊的經歷,收獲了感動和共同成長,也更懂得感恩。”
9月10日,穆春靜迎來人生中的第十個教師節。今年的教師節對她而言有點兒不太一樣,“和孩子們有了一些特殊的經歷,收獲了感動和共同成長,也更懂得感恩。”
受7月底北京暴雨影響,穆春靜所在的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中心幼兒園受災嚴重,因無法原址開學,192名中心園幼兒被分流到兩所分園。考慮到洪災和更換園所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她通過開學前的電話交流、教室布置,開學后的游戲互動等方式,幫助幼兒緩解焦慮,適應新環境。
穆春靜(左一)和班上幼兒一起看自制小冊子。受訪者供圖
在線聊天,幫助受災家庭的孩子緩解焦慮與不安
7月29日起,北京市門頭溝、房山、延慶等區域出現晝夜相繼的強降雨,距離琉璃河大橋600多米的房山區琉璃河鎮中心幼兒園(以下簡稱中心園)灌入大水,2.5米的水深使得園內教室、食堂等建筑受損嚴重。
根據安排,中心園的192名幼兒被分流到平各莊分園和二街分園,穆春靜和班里的24名大二班孩子將在二街分園開啟秋季新學期。
身為班主任的穆春靜了解到,班上不少孩子因家里受災而被轉移安置,其中一個孩子的家庭還被轉移了兩次,最終落腳在良鄉體育館。
平日里,穆春靜會通過幼兒的表情觀察他們的情緒,發現有不開心的孩子,她會單獨問問其中緣由,進行開導。在這個特殊時刻,穆春靜想和孩子們線上聊一聊,幫助孩子們緩解搬家帶來的焦慮與不安。她先后撥通了5位家長的電話或視頻,家長告訴她,剛到安置點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有些許害怕,但在志愿者等人的陪伴下,情緒很快有所好轉。
“我想老師和同學們了,想回幼兒園。”“老師,咱們幼兒園被泡了嗎?”“開學還能回到原來的幼兒園嗎?”手機那頭傳來的話語,讓穆春靜心受觸動,也啟發著她用更暖心的方式迎接從安置點回園的孩子們,幫助他們接受新環境。
設計幸福快車、互動墻、心情小屋,重塑熟悉氛圍
手繪班級牌、溫馨的歡迎標語、互動墻、游戲體驗區……穆春靜和同事、家長志愿者們用半個月時間,裝扮幼兒園,期望營造出“家”的溫暖。
9月1日,開學返園的孩子們首先在校門口見到一面心愿墻,那是孩子們可以描繪心愿的地方;進園后,每個班級門口又設有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打卡點。穆春靜在班級教室門口放置了一輛“幸福快車”,車身上貼著班里幼兒從小班到大班各階段的合影,以及玩過的玩具照片,“我覺得更能喚起回憶,孩子們一進來的時候,眼睛都特別亮,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幸福快車”上搭載著班級的成長記憶。受訪者供圖
走進教室,一片“我愛我的家園”主題區映入眼簾,主題區內創建了一小塊“互動墻”,小朋友可以在半成品的墻上畫出笑臉、勾勒五官、留下姓名和學號。穆春靜看到,孩子們描繪的表情都是開開心心的,就像他們當天入園的狀態一樣。
在中心園整理物資的時候,穆春靜發現放于柜頂箱子里的一些舊玩具和舊圖書保存完好,她把這些東西打包帶去借址分園,打造了“心情小屋”,孩子們可以在“小屋”里相互訴說心里的感受。她還給那位轉移了兩次的幼兒的家長建議,可以把發給老師的照片利用起來,和孩子一起做本手繪故事書,記錄洪災中的經歷。開學后,這名幼兒穿著救生衣、捧著做好的故事書,在“心情小屋”向三四名同學講述了安置點的新家怎么樣、他們做了哪些事情、什么人幫助過他等。他說:“當時我和爸爸穿著救生衣,在小區里等待消防員叔叔開著救生艇來接我們。”
課堂上,穆春靜也更加注重心理引導,她鼓勵幼兒打開內心,暢談假期見聞和對新環境的評價。她在交流的過程中告訴大家面對困難要勇敢,要學會樂觀,“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大二班幼兒創作的心情笑臉。受訪者供圖
如今,大二班的教室還沒有布置完畢,穆春靜特意空出一些區域,等著今后和孩子們一起在各種活動中逐步去裝點。
她亦常常感動于孩子們的舉動,一個擁抱、一句關心,都讓她體會到作為教師的幸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