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李華寫過信的壹讀君|敏敏 閆梓萌今年的高考英語結束了。和往年一樣,英語作文又是替李華寫信,因為李華今年對兩人一組練口語的分組不滿意,要給教授寫信……有網友調侃道“李華什么時候能學會自己寫信...
幫李華寫過信的壹讀君|敏敏 閆梓萌
今年的高考英語結束了。
和往年一樣,英語作文又是替李華寫信,因為李華今年對兩人一組練口語的分組不滿意,要給教授寫信……有網友調侃道“李華什么時候能學會自己寫信啊”,還有網友吐槽道“我對兩人一組沒有任何意見,李華你閑著沒事挑教授刺干嘛”。
除了討論作文題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惑過:可選的名字那么多,為什么英語考試作文題目里總有李華?
頻頻出現的李華
李華在英語作文里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當年的高考英語作文題就是幫李華寫一封信。
1995年高考英語作文題
之后的這些年里,各地區模擬試卷也好,高考試卷也罷,李華總是頻頻出現,要大家幫他寫這寫那的。
2007年,全國卷I,作文題目是要幫李華寫信找筆友;2019年,全國一二三卷全是李華,分別要考生幫他寫志愿者申請信、給隊友寫排球比賽的加油信、邀請朋友參加音樂節;2022年,北京卷里,考生要幫李華寫信“邀請Jim為班級開展一場線上的英語寫作交流活動”。
據統計,1995年至2019年,李華光是在高考題目里,就出現了108次。
至于為什么用李華這個名字,一位參與過命題的老師曾表示:主要就是因為這個名字大眾化。
首先,李是一個很常見的姓氏。
成文于北宋初期的《百家姓》,一開頭就是“趙錢孫李”,可見當時李姓之多。
直到近年,李姓也一直是大姓。
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前年發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名列前五的為“王、李、張、劉、陳”五大姓氏,人口總數占全國戶籍總人口的30.8%。其中,“李”在2020年出生的新生兒姓氏排名中占據第一位,共有近72.6萬新生兒姓李。
圖源《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
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統計,在中國,姓李的人總計已經超過1億。
不僅在中國,在其他一些亞洲國家,李也是常見姓氏。比如,李是韓國的第二大姓氏,據韓國國家統計局統計,在韓國總共有730多萬人姓李,姓李的人占韓國總人口的14.7%。
韓國姓氏排行前五|圖源????
其次,“華”這個字是取名時的常見字。
“華”這個字用在取名時,指我們的祖國,有用單字華的,也有用建華、愛華、耀華等的,寄托了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等的寓意。
據統計,在1969年及以前,建華這個名字就是男性使用最多的10個名字之一。
圖源《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
近年來,類似建國、建華的名字在年輕一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華依然不算生僻字眼,李華這個名字也在一代代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網友猜測,在英文作文題里以華字命名人物,或許是在提醒大家,學好英語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除了名字大眾化以外,曾參與命題的老師還表示:李華這個名字,寫起來比較方便。
前文提到的五大姓氏——王、李、張、劉、陳,寫在英文作文里的話,分別是Wang、Li、Zhang、Liu、Chen。其中,“李”寫起來字母最少,長度最短,不僅能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也能節約閱卷老師的時間和精力。
五大姓氏按字母數量由低到高排序
就是說,要找到一個像李華一樣又好寫,又大眾,又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名字可不容易。既然前人們已經想出了李華,干脆就“代代相傳”。
“李華”不容易引起歧義
選擇李華出現在英語作文里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李華的拼音Li Hua,寫在英文作文里,比較適配。
一方面,李華的漢語拼音“Li Hua”,每一個聲母和韻母,在英文里都有對應的同樣發音的輔音和元音,并且在字母上也完全對應。
1950年代,由包括周有光在內的一群中國語言學家,基于早期漢字拉丁化的基礎開發了漢語拼音系統,用拉丁字母表示漢語的規范讀音。
不過,我們的漢語拼音系統,雖然和英文字母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不是完全一樣。例如,英語里q通常作/k/音,x通常用來表示詞中的/ks/音。如果有人的名字里帶這兩個音,用拼音轉寫成英語后,對于非漢語母語者來說,就很容易讀錯。比如,有人叫“皓曉”,用英文寫出來就是haoxiao,很容易就被讀成“皓科斯曉”……
外國的中文學習網站專門開帖教授“j”“q”“x”的發音
更別提有些漢字里的發音,像是ji、zi之類的,英語里壓根就沒有。外國人一讀出來,發音千奇百怪,有可能自己被叫到了名字,都不知道叫的是自己,如果是在醫院、學校、警局等地,甚至可能會因此錯過重要事項。
所以很多名字里帶j、q、x一類拼音的留學生都表示,出門在外,要么給自己取個英文名字方便外國人稱呼自己,要么,看到外國人一臉疑惑地發出一些奇怪的音,大概就可以判斷出是在叫自己的名字了……
而李華這個名字的讀音,外國人也能hold住。
“李”和“華”的聲母,在英文里有對應的輔音/l/和/h/;“李”的韻母,在英文里有對應的長音/i:/;“華”的韻母,雖然沒有完全對應的英文雙元音,但也可以拆成/u/和/ɑ:/兩個元音的組合。
英語發音音標
另一方面,李華不會引起什么歧義。
一般來說,英文里的姓名,都是從已經約定俗成了的名字里選一個給孩子命名,名字的來源大多是源于歷史上的宗教人物、職業、地名、身體特征等。
比如常見的英文名大衛(David),就是取自《圣經》里的人物——大衛王。
還有一些起源更簡單粗暴的姓名,比如杰克遜(Jackson)就是英文里的“杰克”(Jack)加上英文單詞的“兒子”(son)。所以,如果有誰姓“杰克遜”(Jackson),那就是他們都是名為Jack的人的后代。
相比之下,中文的起名方式,則更具原創性和多樣性。
據統計,《康熙字典》收錄了47035個漢字,《中華字海》收錄了85568個漢字,我國最新的內碼字集GB18030則總計收錄漢字70244個。在取名的時候,能從這成千上萬的漢字中任意挑選,發揮空間巨大。
但花樣百出的中文名字,按拼音轉寫成英文后,也可能造成各種各樣的誤會……
比如,此前就有一位在美國留學的網友發帖稱,自己的中文名字叫“詩婷”,但是這么詩情畫意的名字,到了美國之后,就變成了“shiting”,和英文里的“shitting”(大便)十分相似。
生日那天住酒店時,酒店送了她一份蛋糕,蛋糕上面寫了生日祝福的話語,但在她的名字“Ms. Shiting”后面加了個意味深長的省略號。這位名叫詩婷的網友表示:“可能酒店服務員也是掙扎著寫下了這幾個字,那三個點應該是他想對我說的話”……
圖源:小紅書截圖
評論區有網友表示,自己叫詩彤,在英語里寫出來是“shitong”,也帶個“shit”,沒比樓主好到哪去。另一位叫依婷的女生表示,自己的名字雖然沒有“shiting”那么炸裂,但是依婷讀起來和英文單詞“eating”(正在吃)幾乎一模一樣,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大胃王一類的形象。
還有人舉出各種明星的名字調侃,比如胡歌,寫成英文就是Hu Ge,連起來就是英文里的形容詞“巨大的”(huge)。
只是名字奇怪的話,退一萬步說,好歹還可以改名,有些人則是姓氏容易引起誤會……
有網友表示,自己姓佘,拼音寫出來就是she,英語里的人稱代詞“她”也是“she”。如果是女生還好,男生姓佘的話,在被人介紹時,人家就要說“He is She”,字面上翻譯過來,就是“他是女孩”。
相應的,如果有女生姓何,那就變成了“She is He”,直譯過來,就是“她是男孩”。還有的女生姓滿,用英語自我介紹,就是“I am Man”(我是男人)。
相比之下,李華無論是姓還是名還是姓名連起來,都十分正常,拼寫上和發音上都不會引起什么誤會,是個很適合轉寫成英文的名字。
今年高考結束,又有一代人要對李華說再見了。
只是不知道下一年,李華能不能學會自己寫信呢?
參考資料:
[1]Name Census: Lee Last Name Popularity, Meaning and Origin
[2]AllSetLearning:The "j" "q" and "x" sounds
[3]光明日報:“李華同學”,怎么老是你?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發布
[5]????:??? ??? ?? ??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