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是一項專門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植物種植實踐活動,由北京市少年宮(北京教學植物園)發起并主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22屆。
“這次種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把贈品種子當作矮番茄催芽,過了兩天被爸爸發現種子形狀不對……”“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我能看到植物從發芽、開花到結果的整個過程,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市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2022總結暨2023啟動會上,多位中小學生分享了自己參與大賽的感受。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是一項專門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植物種植實踐活動,由北京市少年宮(北京教學植物園)發起并主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22屆。參與的學校和師生數量逐步擴大到北京市八百余所學校、二十余萬名師生參與,并在2022年首次擴展到外省市。
學生現場分享栽培植物的經歷。圖/北京市少年宮
看植物開花結果,學生稱“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多思考”
學生們在植物栽培大賽中有哪些收獲?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初二學生楊奕涵告訴記者,自己種植的是小番茄,拿到種子之后就進行了催芽,“整個發育過程非常順利。但是到了長葉階段,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它的葉子開始發黃,還有點兒卷曲。”楊奕涵向生物老師求助,后來給小番茄補充了氮磷鉀,“之后就很順利地結了很多果實,我看著特別開心,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
在楊奕涵看來,參與植物栽培大賽的經歷讓自己收獲很多,“對生物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因為經歷了植物開花結果的過程,再在書本上看到這些知識,就能在大腦里想象到它不同時期的生長狀態,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多的思考。“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徐喬萱表示,參加植物栽培大賽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讓她了解許多關于植物和生物的科學知識。她表示,育苗期間都很順利,但到開花時,葉子上出現了很多曬斑,感染了病蟲害,自己趕緊拉上了遮陽網,并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了植物各個階段的施肥方法,授粉的注意事項和病蟲害處理方法。
除學生外,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馬麗、廣東省禮樂街道中心小學單笑旋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分享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經驗和感悟。
大賽將擴大比賽范圍和覆蓋面,吸引更多地區參與
植物栽培大賽通過開展各級培訓、公開課學習交流和示范校評選等多項活動,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課程的發展。在當天的啟動會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實踐活動示范校”。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李華君現場分享。圖/北京市少年宮
為新一屆植物栽培大賽做準備,中國農業大學博士李華君、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技術教研室主任孟獻軍、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農藝師孫貝貝、原北京教學植物園高級教師于寶霞分別就兒童友好校園環境營造、新課標下的栽培實踐活動、病蟲害防治、植物栽培理論與實踐等主題進行了專題培訓。
組委會還對大賽規則及網絡平臺使用進行培訓,部署了公開課、栽培筆記等工作。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中小學生植物栽培大賽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22屆,規模從幾百人參與,逐步擴大到北京市八百余所學校、二十余萬名師生參與,并首次擴展到外省市。
北京市少年宮主任秦蕾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大賽將進一步擴大比賽范圍和覆蓋面,聯系更多省市地區來參加活動,同時更加注重學科融合,凸顯學科教育和家校社協同育人的作用。此外,秦蕾透露,今年大賽將加強系統設計和培訓,不斷優化平臺讓參與者更方便,同時還會發動更多的教師、教研員共同探索,“我們將不斷創新和豐富賽事內容,提升活動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充分挖掘活動的育人功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服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