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后的首個寒假,不少家長都放手讓孩子們充分享受假期時光,但也有家長還是給孩子安排了學習班。如何落實“雙減”精神,讓孩子們享受這個假期?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wenjua...
“雙減”后的首個寒假,不少家長都放手讓孩子們充分享受假期時光,但也有家長還是給孩子安排了學習班。如何落實“雙減”精神,讓孩子們享受這個假期?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wenjuan.com),對受訪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67.3%的受訪家長認為家長首先要轉(zhuǎn)變教育理念,重視孩子全面發(fā)展。
北京西城區(qū)初中生家長寧馨(化名)對記者說,她從不推崇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這個假期更是讓孩子實現(xiàn)了時間自由支配。但也還有家長為了給孩子上補習班,報了小班或私教等。她覺得,有些家長對孩子當前的成績、未來的升學考試以及就業(yè)狀況有焦慮感,需要通過給孩子更多學習壓力的方式去緩解這種焦慮。她認為,“雙減”落實的效果好不好,家長的觀念非常關鍵,教育管理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地也很重要。
“‘雙減’給了孩子們更充分的課余時間,家長就應該利用好。探索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們走出家門,打開眼界。這無疑會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寧馨說,孩子喜歡拉二胡、看課外書。假期里,除了讀了自己喜歡的《哈利波特》原版書,還根據(jù)學校的指導書目讀了《海底兩萬里》、《三體》等書籍。孩子也喜歡觀光旅游,假期里一同游覽了不少胡同小巷。“等疫情過后,我會更加充分地利用假期,帶孩子走遍全國”。
同時,她提到,“雙減”后,孩子的學校不再公布分數(shù),只是按人數(shù)占比將學生成績分為了ABCD四級。“家長和學生只知道自己的分數(shù),不清楚具體排名,比較擔心會淡化孩子的競爭意識,也不利于設定適合的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fā)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立國教授分析,學校作業(yè)少了,孩子在家“該怎么過”的問題就急需解決。“目前看,政策上的銜接是不夠的。如果離開了社會、家庭、學校三個層面的銜接與努力,孩子在減負之后就容易無所事事、沉迷游戲等。家長要改變教育觀念,更好地適應減負帶來的變化,多帶孩子參與社會活動。學校的后續(xù)政策應當及時跟上。社會層面,應多利用少年宮這些青少年公共活動場所,舉辦活動”。
落實“雙減”精神,讓孩子們甩掉“包袱”,67.3%的受訪家長認為家長首先要轉(zhuǎn)變教育理念,重視孩子全面發(fā)展,63.2%的受訪家長希望嚴查、嚴厲打擊變相違規(guī)培訓,47.9%的受訪家長希望學校提供假期托管服務,42.3%的受訪家長期待社區(qū)發(fā)揮作用,整合資源提供有益去處。
寒假馬上結束,各地中小學陸續(xù)開學。許多學校都開設了課后輔導,推行分層、個性化作業(yè),進行精細化管理。李立國認為,這對老師提出了更多挑戰(zhàn)。尤其是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增大很多。
那么如何能保證“雙減”的落實效果?他建議,中小學適當增加編制,在提升教學服務質(zhì)量的同時適當減輕教師壓力。在經(jīng)濟上要避免一刀切,可以適當向家長收取成本費用。在財政支持有限、只依靠財政補貼難以保障教師收入的情況下,增收一些托管費用,為老師獲得合理的加班費用。“對于貧困家庭,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費用減免,同時保障課后服務參與上的自愿性”。
受訪家長中,孩子在讀小學1-3年級的占37.3%,讀小學4-6年級的占36.1%,讀初中一二年級的占16.8%,讀初三的占9.8%。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來源:本文內(nèi)容搜集或轉(zhuǎn)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zhuǎn)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