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舉辦,主要面向2022屆應屆高校畢業生。
今天(9月16日)開始,北京高校2022屆畢業生就業服務季啟動,當日,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校企對接交流會”同期舉行,100余家用人單位與80余所高校的就業工作負責人現場對接交流。此次活動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舉辦,主要面向2022屆應屆高校畢業生,計劃從市校層面舉辦系列專場招聘會380余場,持續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選擇機會。
圖為企校交流會現場。來源:北京市教育融媒體中心
北京高校2022屆畢業生生源信息發布
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王棟介紹,2022屆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數量較2021年有增長,具體數據正在統計中。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北京市教委一方面深挖崗位潛力,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舉辦針對性的招聘會提供優質就業信息。另一方面,做好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職業觀,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重點行業去建功立業。
會上,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副處長吳纓發布北京高校2022屆畢業生生源信息。掃描一個二維碼,企業便可進入“北京高校畢業生生源信息查詢”系統,查看各高校畢業生數據,在報名各高校雙選會時作為參考。記者看到,北京市各高校的所有專業以及各專業本碩博的畢業生人數等在該系統中均可查到。
“我們以前也會以紙質或電子版的形式將數據提供給各企業單位,今年的方式更加便捷,不同單位可查詢所需畢業生的專業類別和學歷層次。”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蘇秀麗介紹。
北京市教委計劃在市校層面組織380余場系列招聘會,將以“線下+線上”的形式,分層次、分類別、分行業舉辦。還將指導各高校組織各類宣講會3400余場,舉辦講座、培訓、輔導等就業創業指導與咨詢活動1800余場,幫助廣大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合理規劃個人職業生涯,培養科學就業意識。同時,線下招聘會現場還將提供就業指導咨詢、個性化推薦等一系列就業指導服務,幫助畢業生精準發力,找到滿意工作。
100余家單位、80余所高校參與校企對接
校企對接交流會也于今日舉行。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的雙選會大廳,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小米集團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100余家用人單位與80余所高校代表深度洽談,探索建立校企對接合作的長效機制。通過打通需求與供給,不斷提高供需匹配度,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
交流會以各學校擺展臺,企業單位有針對性地尋找學校的方式展開。現場,不少高校在展臺前擺出了“2022屆大學畢業生統計表”,還有的學校將生源信息打印成小冊子發放給用人單位,小冊子上該校有哪些專業的畢業生、各專業畢業生數量等一目了然。記者注意到,在企業和學校的對談中,雙方互留聯系方式,詢問校內雙選會的時間以及生源情況等。
“這個對接會是一個新老朋友交流的平臺,之前我們也和一些高校有聯系,今天我又聯系上了北師大、北交大、北航這些之前沒有對接過的學校。”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侯濤介紹,該公司從事IT基礎設施,信息和數據行業的人才缺口非常大,互聯網大廠有很強的吸納人才的能力,因此,在人才競爭上中小型企業壓力更大,此次校企對接對于企業拓寬就業生來源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
北京工業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兼創新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高學金第一次參加校企對接交流會。他告訴記者,該校明天(9月17日)將有一場線下雙選會,約100家企業參加,今天的校企對接現場,有不少新企業向學校表達了想加入雙選會的需求,“短時間內已經和20來家企業作了交流。”他認為,校企對接對于促進學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都是有意義的。
蘇秀麗表示,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將從市級層面遴選服務于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企業,對接給高校,解決畢業生就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下一步,北京市教委將依托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充分激發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目前,“互聯網+”、2021年北京地區優秀創業團隊評選獲獎團隊的入園工作正在有序開展,70余支大學生創業團隊即將入駐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市級“三園”(良鄉園、軟件園、理工園)。這些團隊將獲得一定期限的免費場地支持和全方位創業孵化服務支持。高校推薦創業團隊入駐申報工作也即將啟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