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的同時,教育專家指出,高校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是實打實要降低招生標準的,這就給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帶來挑戰。考研人數創歷史新高,最近迎來消息:擴招。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鼓勵吸納高校...
減壓的同時,教育專家指出,高校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是實打實要降低招生標準的,這就給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帶來挑戰。
考研人數創歷史新高,最近迎來消息:擴招。
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鼓勵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多項措施,其中“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引發廣泛關注。
會議指出,當前要更加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2020年有341萬考研生、874萬應屆畢業生,如何分流顯得尤為重要。
減壓的同時,教育專家指出,高校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是實打實要降低招生標準的,這就給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帶來挑戰。
擴招
事實上,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增加。
根據已披露的2016、2017、2018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那三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數分別為66.71萬人、80.61萬人、85.80萬人,增幅分別為20.84%、6.44%。
擴招意味著錄取名額更多,那么會擴招多少呢?
目前全國范圍內還沒有明確的擴招細則,不過在此之前,曾有重慶、湖南兩地露出擴招端倪。
重慶市在下達的相關文件中表明:“2020年國家擬適度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總規模。”湖南省發布的文件中則更加明確:“向教育部爭取支持,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2020年增招5%。”
2月14日,民盟中央根據盟員專家建言,起草了《關于適度擴招研究生,以緩解疫情帶來的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建議》,建議將2020年招生計劃數調整為110萬人,同比增幅調整為18.9%。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預計同比增加18.9萬人。
雖然研究生在擴招,不過在學研究生數量仍有增量空間。
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17年印發《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到2020年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18年在校研究生為273萬人。
另外,若與美國高校的在學研究生相比,我國研究生數量并不算多。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數據中心的統計,2019年美國約有1690萬名在讀大學生,300萬在讀研究生,研究生和大學生的比值約為18:100。
再看下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在學研究生有273萬人,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831萬人,研究生和大學生的比值約為9.6:100。
減壓
研究生擴招,緩解了疫情影響下的就業壓力。
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六穩”舉措。當前要更加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
湖南省增加的5%研究生招生計劃,即來自2月22日湖南省相關部門聯合印發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十條措施》。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周雷談到,今年的疫情暴發可能會對應屆本科生和專科生在就業上有短暫沖擊,擴招是穩就業的處理措施之一。
2月12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增加40萬,同比增長4.8%。
三月和四月是企業集中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聘的黃金時期,受肺炎疫情影響,各高校延期開學,原計劃的春招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2月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印發通知,要求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
疫情增加了874萬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不確定性,不過受此影響的還有341萬考研生。受疫情影響,考研招錄工作也相繼進入“不確定”狀態。
況且,大多數人還是得面對考研失敗的終局。根據歷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統計,每年的報錄比大致在3:1,即每3個報考研究生的人當中只有1人能被錄取。
大多數考研失利的人,依然要和應屆生一起,加入到浩蕩的就業大軍,上演“最難就業季”。
疑慮
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以升學來暫時緩解就業困境,這能夠解決長遠的就業難問題嗎?
畢竟,大多數考研的人并非有志于學術研究,考研到底值不值,約等于三年后能否幫助我們找到一個更滿意的工作。
就業是考研的最主要動因,中國教育在線聯合微博教育發布的《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指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必須重視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否則會導致研究生“身價”進一步貶值,也會影響研究生畢業時的就業前景。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也需要實行“寬進嚴出”教育。“從嚴”則需要進行嚴格的過程管理、過程評價,這就要求學校建立健全導師制,引導導師投入精力指導學生。
不過,擴招帶來的一個明顯改變,就是導師面對學生人數的變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調查發現,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導師人均指導15名研究生,有16.8%的導師指導研究生不少于30人,遠遠無法企及美國高校2:1甚至1:1的生師比。
與此同時,隨著研究生擴招,高校教師作為指導碩士甚至博士的群體,自身的學位也要快速地碩士化博士化。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中國大學教授共有163萬人,其中只有40萬人左右是博士學歷。也就是說,75%以上都只有碩士及以下學歷。
長遠來看,研究生擴招如何避免身價貶值?搭上這撥紅利的同學們,不要有喘息一時的慶幸,而要抓住社會給予的機會,努力提升自我,文憑加上能力,未來相當可期。
考研還是先就業,本身并不存在矛盾,而應該是為職業生涯添磚加瓦的深思熟慮。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