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已經結束,使用新課標全國卷的各省/直轄市先后公布分數線。今年,共有25個省份使用全國卷,其中使用全國一卷的有10個省,使用全國二卷的有10個省/直轄市,使用全國三卷的有5個省。根據已經公布...
2019年高考已經結束,使用新課標全國卷的各省/直轄市先后公布分數線。今年,共有25個省份使用全國卷,其中使用全國一卷的有10個省,使用全國二卷的有10個省/直轄市,使用全國三卷的有5個省。
根據已經公布的分數線和各省份的一分一段表,升學君為大家統計了使用全國卷的25省/直轄市一本分數線以及一本上線人數。
其中,使用全國一卷的山東省和使用全國二卷的遼寧省,合并一本二本,只公布了本科線,所以未統計這兩省的一本上線人數。
新疆和西藏未公布一分一段表,一本上線人數暫無數據。
全國一卷
在使用全國一卷的省份中,江西省的文科一本分數線最高,為558分,一本分數線最低的是河南省的536分,同時,河南省以22094人位居文科一本上線人數之最。
江西省的理科一本分數線同樣是使用全國一卷省份中最高的,為522分,一本分數線最低分的是福建省的493分,其中,河南省的理科一本上線人數最多,為107111人。
使用全國一卷的省份中,江西省的文理一本分數線都高于其他省,而河南文理一本上線人數遠高于其他省。
全國二卷
在使用全國二卷的省份中,重慶的文科一本線最高,為545分,吉林省以一分之差,位列第二;文科一本分數線最低的是青海省,為488分;一本上線人數上,陜西以14688人位居第一。
吉林省的理科一本線是使用全國二卷省份中最高的,為530分,最低的一本分數線同樣還是青海省,為407分;一本上線陜西省人數最多,為63585。
在使用全國二卷的省份中,重慶的一本分數線偏高,陜西省的上線人數最多。
全國三卷
在使用全國三卷的省份中,文科一本分數線云南省最高,為560分,最低分為西藏;一本上線人數四川省人數最多,為17984人。
理科一本分數線四川省以547位居使用全國三卷省份第一,一本分數線最低分為西藏;四川省一本上線人數77749人,同樣也位居第一。
在使用全國三卷的省份中,云南省的一本分數線偏高,四川省的上線人數多。
各省/直轄市的一本分數線并不能直接反映各省/直轄市的高考難度,分數線的高低不僅跟試卷難度有關,還和改卷給分松緊程度有關。
為了更直觀的反映出使用全國卷的各省/直轄市高考難度,升學君根據各地的高考報名人數和一分一段表,為大家統計了各省/直轄市的2019年一本上線率。
2019年,全國共有1031萬考生報名參加高考,相較于2018年,多出56萬人。
其中,自主命題省和直轄市僅有6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省、江蘇省、海南省。根據官方發布的報名人數,參加自主命題高考的考生僅有87.7萬人,剩余近900多萬考生參加全國卷的考試。考生人數多,競爭自然激烈。
在分析各省數據時,山東省和遼寧省合并本一本二,無官方一本線數據,所以沒有參與匯總;新疆和西藏未公布一分一段表,暫無數據,同樣不參與匯總。
全國一卷
在使用全國一卷的省份中,一本上線率超過20%的只有福建??;一本上線人數最多的河南省,在報名人數超過100萬的龐大基數下,一本上線率僅為12.92%;一本分數線最高的江西省,一本上線率墊底,僅為11.97%。
全國二卷
在使用全國二卷的省份中,有四個省份的一本上線率超過20%,分別為陜西省、黑龍江省、甘肅省和青海省,其中,陜西省的一本上線率最高,為24.01%。最低的是吉林省,一本上線率為13.24%。
全國三卷
在使用全國三卷的省份中,沒有省份的一本上線率超過20%,其中,一本上線率最高的是四川省,為14.72%;一本上線率墊底的是廣西省,僅為10.26%。
根據分數線和一本上線率,使用全國卷的地區高考難度可以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20%以上)
福建、陜西、黑龍江、甘肅、青海
第二梯隊(15%-20%)
河北、安徽、湖北、寧夏、重慶、內蒙古
第三梯隊(15%以下)
湖南、河南、廣東、山西、江西、吉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
注:以上均不含山東、遼寧、新疆、西藏
一本上線率只是有多少考試到達分數線,實際的一本錄取率更加不容樂觀。拋開北京、上海、天津等自主命題地區具有壓倒性優勢的一本率來說,就同樣使用全國卷的地區,能不能考上一本也有十分明顯的差距。
以陜西省和河南省舉例:
陜西省的一本上線人數和報名人數在全國二卷使用省份中都是最多的,與全國一卷的一本上線人數和報名人數都最多的河南省狀況完全不同,陜西省的一本上線率是使用全國卷的省份中最高的,為24.01%,近乎河南省12.92%的2倍。
陜西省高等院校名單前28位
河南省高等院校名單前28位
根據全國高等院校名單,陜西省的高校數量和質量遠遠高于河南省,在一個高考報名人數超過百萬的省份,只有一所211,一本錄取難度可想而知。
考試已經結束,但人生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希望各位考生在欣喜或懊惱之余,不驕不躁,勿忘初心,砥礪前行!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