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劉格格,1990年出生,河北獻縣人,10多年前,她離開家鄉到天津打工,作為一名在外漂泊的打工者,劉格格的心卻與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連在了一起。她用6年時間,只身一人16次走進貴州、云南、四川、廣西等...
她叫劉格格,1990年出生,河北獻縣人,10多年前,她離開家鄉到天津打工,作為一名在外漂泊的打工者,劉格格的心卻與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連在了一起。她用6年時間,只身一人16次走進貴州、云南、四川、廣西等山區學校,資助山區里貧困的孩子。
湖北農村90后女孩,在服裝廠打工5年,高工資讓她開心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當時那個場景我永遠也忘不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三四年前,劉格格遇到了一個特殊的家庭,夫妻倆發生了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留下五個孩子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劉格格于是幫孩子們建立一對一的幫扶救助,直到他們大學畢業為止。劉格格清楚地記得,當時那年邁的爺爺立刻跪在了她的面前。爺爺說,這不只是給她跪的,也是給那些好心人跪的。
3月6日,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劉格格說,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她還通過一些好心人建立了一對一幫扶群,如今已經幫助了97名貧困學生,這些孩子每一個都是她親自走訪了解過的?!胺浅8兄x這些好心人,也希望更多人能夠關心和幫助貧困山區里的孩子們?!?/p>
90后“打工妹”因一則新聞萌發資助念頭
“潘叔叔,錢送到了,剛好趕上孩子們吃飯了,你看是不是有點豐盛,這是我給盛的飯,還有饅頭、粥,這些是我們老家的野菜?!币曨l中,一名年輕女子正在招呼小朋友們一起來吃飯,“趕緊吃飯,劉妍,捂著眼,對!”細心的她還讓小朋友捂著眼睛,不要對著鏡頭。視頻中的女子名叫劉格格,她錄制的這段視頻是專門發給捐助人的,不僅是為了告訴他們善款已經送到了孩子們的手里,更重要的是向他們展示孩子們目前的生活狀態。
幾番輾轉下,3月6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找到了劉格格,1990年出生的她已經從事愛心資助6年了。更讓紫牛新聞記者驚訝的是,只是普通打工者的劉格格已經通過實地考察,幫忙牽線,讓97名貧困孩子和城市里的好心人建立了一對一的幫扶關系。
“可以說,是突然看到的一則新聞讓我萌發了資助貧困孩子的念頭?!眲⒏窀窀嬖V紫牛新聞記者,自己老家在河北滄州獻縣,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里還有兩個哥哥,10年前初中還沒有畢業的她就來到天津,在一家理發店里打工。2012年年底,劉格格偶然看到了一則新聞,說是貴州一個地方有5名留守兒童悶死在垃圾桶里,這件事情深深地觸動了她,于是劉格格決定親自去那里看看,并準備給予孩子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年三十趕到貴州,
她“騙”父母說理發店加班
“就在那年的春節,想去貴州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于是我決定馬上就走,看一看那里孩子的生活狀態?!眲⒏窀窀嬖V紫牛新聞記者,畢竟是春節,她無法和父母直接說明,便撒謊說理發店要加班,來不及回家過年了。事實上,年三十,劉格格已經悄悄地坐上了趕往貴州貴陽的飛機了。聊到這里,劉格格笑著對紫牛新聞記者說,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次坐飛機,其實心里還是挺慌的?!俺霭l的時候,我提前了解了一下,畢節有一個叫茶花村的地方,那兒有很多留守兒童?!眲⒏窀裾f。
坐大巴、打出租車、再徒步,劉格格直奔目的地?!耙驗橛械牡胤教^偏僻,手機信號都沒有,更別提導航了”,劉格格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她拿著地圖,碰上當地人就去問路,可因為正在過年,像這種偏僻的地方根本就沒車去。幾番周折后,劉格格也無法到達茶花村,最終只能來到一個已記不清名的鎮子上。不過,沿途這一路讓她體會到了那里人生活的不易,在外打工的母無法趕回來和孩子團聚,而在路邊獨自玩耍的孩子穿著破爛的鞋子,臉上甚至有凍瘡。
孩子們生活條件艱苦
如果說那則新聞讓劉格格萌發了資助的念頭,那這次春節期間的走訪則讓她堅定了幫助貧困山區孩子的決心。
第一次資助是送鞋子
再遠的地方都要實地走訪
從貴州回來后,劉格格決定實施自己的資助計劃?!拔視仍诰W上發帖,向網友詢問各地留守兒童的情況?!眲⒏窀窀嬖V紫牛新聞記者,很多人會在她的帖子下留言,然后她就列個表出來,計劃一一去現場看看。2013年3月初,劉格格在網上聯系到了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雙聯小學的吳校長,她告知校長,自己雖然只是個打工的,但也想為孩子們獻出自己一份愛心,“吳校長特別好,他告訴我,孩子們很需要鞋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舊鞋就行了?!眲⒏窀駷樾iL的樸實而動容,“我還是在網上買了170多雙鞋,大概幾千塊錢,快遞過去了?!眲⒏窀窀嬖V紫牛新聞記者,她明白為什么校長想要鞋,“冬天,貴州特別冷,我當時去的時候還多穿了兩雙襪子,可是那里的孩子們還穿著幾乎是漏腳趾的鞋?!?/p>
劉格格實地探望孩子們
“過了一段時間后,吳校長發來了孩子們穿著新鞋的照片,我的眼淚瞬間就流出來了。”劉格格說,當時她就決定要去一趟學校,看一看那些孩子們。這個愿望很快就實現了,吳校長把劉格格接到了學校,這一次她和孩子們相處了一個多星期,這段經歷也讓劉格格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有意義的,也是值得的。
劉格格還向紫牛新聞記者說了一件她記憶深刻的事,大約是三四年前,河北有一戶人家,夫妻倆在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出去送貨,發生了交通事故后兩人不幸身亡,留下五個孩子和年邁的爺爺奶奶?!昂藢嵧昙彝デ闆r后,我告訴他們,會幫孩子們建立一對一的幫扶救助,直到他們大學畢業為止。”劉格格清楚地記得,當時她說完這句話,爺爺立刻跪在了她的面前。劉格格手足無措,連忙拉著他起來,并告訴爺爺這個錢不是她的,而是好心人的幫助。
爺爺立刻說,這不只是給她跪的,也是給那些好心人跪的?!爱敃r那個場景我永遠也忘不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提起這件事,劉格格的聲音里帶著哭腔。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通過自己的尋找和網友們的推薦,從2013年到2019年,劉格格16次走進山區學校幫助貧困孩子,最遠的地方是四川大涼山,不僅僅是實地走訪那里的學校,還到孩子們的家里。“我每次都會實地考察,因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親眼見到了,你才能確定這些地方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我們的幫助,然后是怎樣去幫助。”
劉格格和她幫助的孩子們
設定助學金幫扶標準
一對一幫扶97名孩子
慢慢地,很多人都知道劉格格為貧困山區孩子捐錢捐物的事情,有一些好心人加入其中?!耙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大家都能夠加入其中,才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劉格格坦言。
“我專門建立了‘一對一幫扶’,先把大家的善款都留著并登記,我實地探訪過的地方,發現有需要幫助的孩子,就讓好心人和孩子結成‘一對’?!眲⒏窀窀嬖V紫牛新聞記者,她還專門設定了助學金幫扶的標準,小學200元/月、初中300元/月、高中500元/月。劉格格說,當初設定這一標準的時候,也有好心人說可以捐助1000元/月,但是我和他們講不是錢多錢少的事情,像200元/月肯定是不夠的,可捐錢是給孩子們一份希望,讓孩子們覺得雖然生活不易,但還是會有好心人在關心他們,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助學金,劉格格幾乎從來都沒有給過錢,都是問清楚后,將所需要的物品購買后寄到當地?!懊看挝医o助學金或者東西的時候,都會拍視頻給捐款捐物的好心人,大家知道了自己的東西送到誰手里?!眲⒏窀裾f,她專門有一個本子,里面是一張張表格,上面清楚地記載著受助人和捐助人的相關信息,還附上了收款和發放記錄的表格,日期、金額甚至是經手人都羅列詳細。據了解,這個一對一幫扶群,如今已經幫助了97名貧困學生。
劉格格的一對一救助登記表
不去打擾,
捐助者和被捐助者都需要“保護”
像劉格格這樣,6年里不斷趕赴貧困山區捐款捐物,會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呢?“我現在還是單身,提前把家里打點好就行了,父母知道我捐錢幫助別人,并沒有反對?!眲⒏窀窀嬖V紫牛新聞記者,工作還在繼續,只要有時間就去看看那些孩子們,去年她還和一幫孩子在山區過年,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她就很滿足了。
劉格格對于那些參與捐助的好心人也有很多話想說:“非常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和認可,有些好心人甚至都不認識,他們都會每個月堅持打錢過來?!碑斪吓P侣動浾咴儐柲切┖眯娜司唧w情況時,劉格格不好意思地說:“不要為了我的事情去打擾人家,我也不會特意讓孩子們去知道這些好心人的情況,內心真的不想讓網絡上那些‘受助者向捐助者要錢’的情況出現在我們身邊?!?/p>
其實不僅是保護捐助者,劉格格對于孩子們的保護也做得很好,盡量不去打擾孩子們雖然清貧卻平靜的生活。“六年過去了,很多孩子都長大了,有的都已經讀高三了,也會有自尊心,我也不知道那些不經意間的舉動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眲⒏窀窠忉屨f,這也是為何要出現像她這樣“第三方”的原因,其實對于雙方都是一種保護。
劉格格和孩子們
被捐助學校:
孩子和家長都稱她為“格格姐姐”
3月7日,紫牛新聞記者聯系上了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雙聯小學的吳校長(原),電話那頭的吳校長一聽記者說出劉格格的名字,立刻熱情地說:“她是個好人,我們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喊她‘格格姐姐’,大家都很喜歡她”。吳校長告訴紫牛新聞記者,2015年他就被調離了雙聯小學,現在在貴州另外一所小學任職,不過劉格格對學校的幫助他始終難忘。
“記得是2013年,我們在網上發了一個求助帖,反映學校孩子的窘迫現狀,希望能得到幫助?!眳切iL說,后來劉格格打來了電話,并寄送過來175雙新鞋子。吳校長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一個細節,孩子們拿到鞋子后非常開心,都立刻穿了起來,不過有一個孩子不愿意穿,這讓他很奇怪?!昂髞砦覇柫艘幌拢@個孩子說舍不得穿,要留到六一兒童節,當時我鼻子一酸?!眳切iL感慨地說,他把這一細節告訴了劉格格,沒想到的是,等到六一兒童節時,劉格格居然專門從天津趕到了學校,并帶來一堆毛絨玩具,當時孩子們都開心極了,抱著劉格格不肯松手。
“在我印象中,她來雙聯小學五六次了,不但和孩子們熟悉,連家長都認識她,大家都喊她‘格格姐姐’?!眳切iL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換到新的學校后,依然和劉格格保持聯系,而且她給他現在的學校幫助也很多。“大家互相信任,遇到需要幫助的孩子就提出來,格格姐姐都會盡最大的努力予以幫助,真的很感謝她!”
滄州獻縣文明辦:
劉格格的堅持值得敬佩
3月7日,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滄州獻縣文明辦工作人員盧芳女士,她對劉格格連續6年趕赴貴州、云南等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盧女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2018年年底,劉格格獲得了“滄州好人”的稱號,“她的一些事跡都是真實且有記錄的,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能夠堅持這么多年真的很厲害,她的收入也不是特別高,幾乎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來資助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這樣的無私值得敬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