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瞿曇之光——青海瞿曇寺壁畫技術復制及創作展”在南藝美術館開展,展覽時間11月14日—11月19日。
11月14日,“瞿曇之光——青海瞿曇寺壁畫技術復制及創作展”在南藝美術館開展,展覽時間11月14日—11月19日。
瞿曇寺是明初皇家三次敕建于藏區的一座重要寺院,壁畫融合了明初宮廷繪畫和藏傳佛教繪畫的風格,在漢藏藝術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本展覽是對青海瞿曇寺的明清壁畫進行技術復制的作品展覽,選取了瞿曇寺寶光殿、三世殿和回廊的壁畫內容,展出 50 余幅,近 300 平方米,色彩繁多絢麗,細節精致生動,基本再現了瞿曇寺壁畫的藝術風貌。
據悉,瞿曇寺壁畫包括瞿曇殿、寶光殿、隆國殿等各殿明代壁畫,以及東西回廊明清壁畫等。瞿曇寺現有壁畫1338平方米,木板畫454.4平方米,總計繪畫面積為1792平方米。展覽的作品選取瞿曇寺寶光殿、三世殿和回廊的壁畫內容,約50余幅,近300平方米,基本再現了瞿曇寺壁畫的藝術風貌。
由于年代悠久,瞿曇寺的壁畫風化嚴重,這次展覽作品是對青海瞿曇寺的明清壁畫進行技術復制。是對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瞿曇寺進行的壁畫藝術遺產保護工作;搶救性保留了瞿曇寺珍貴的文物信息,弘揚和傳承了我國優良的民族傳統文化,為推動西部地區旅游和文創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金萍介紹,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羅文華,帶領專業團隊對瞿曇寺內面積約2300平方米的明清壁畫進行高清數據采集,并建立文物保護數據庫。本展覽是在利用了其部分高清數據資料的基礎上,對瞿曇寺壁畫進行的技術性還原復制。由青海尚智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專業水準較高的二十余位畫家對壁畫進行了臨摹和技術復原。
本展覽借助于數字化技術以中國傳統壁畫繪制技藝對壁畫進行保護性、再現性臨摹技術復制。以特殊訂制的巨幅亞麻布和畫板為基底,采用自行研制的天然礦物顏料及金箔等綜合性材料,賦予瞿曇寺壁畫復制作品和相關文創產品更高地觀賞和收藏價值。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