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務教育“雙減”政策實施兩周年之際,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全省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成效和經驗,省教育廳組織遴選了一批“雙減”工作成效顯著典型案例,請各地各校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不斷創新...
在義務教育“雙減”政策實施兩周年之際,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全省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成效和經驗,省教育廳組織遴選了一批“雙減”工作成效顯著典型案例,請各地各校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不斷創新實踐舉措,持續推進“雙減”工作走深走實。
1、宿遷市太湖路小學
宿遷市太湖路小學多措并舉落實“雙減”,采用“231”模式引進優質社會資源,把好機構準入資質和嚴選師資兩道關,關注協議約定、課程開發、課程管理三個點,搭好素養展示平臺,聚焦課后育人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學年伊始會通過“課程超市”的形式,開設圍棋、拉丁舞、陶藝、少兒編程等20余門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既可以參加感興趣的特色課程進行專長學習,還可以參與其他特色課程的普及體驗,滿足學生成長的多樣化需求。
同時學校重視課后服務過程管理,關注特色課程階段性總結與反饋。每學期組織一次特色課程展示,以靜態展示、動態展演、聯賽展示為主要形式,按書法繪畫類、音樂舞蹈類、體育競技類有序組織、搭建學生成長平臺,以展促學,以展評教。
2、射陽縣港城實驗小學
射陽縣港城實驗小學多措并舉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助力“雙減”有效實施。各年級備課組提前一周制定作業清單。教導處負責作業布置、完成情況的督查、整改。教科室負責作業設計培訓與質量提升,優化內容和形式。學生在校基本能夠完成書面作業,優秀率超過80%。
學生社團建設逐步完善,主要有班級、年級、校級三個層級。班級社團人人參與,如各年級“書法天天練”和低年級班本課程。年級社團以本年級學生、指導老師為主體。校級社團經報名和選拔組建,共開設體藝類、科技類等54個。課后服務強化了以學校為主體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有效解決了家長接孩子難、輔導作業難的實際問題,滿足了學生特長培養的個性需求。
家長問卷認為課后服務明顯減輕學業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的分別占96.6%和61.2%。學校用高質量的課后服務贏得家長信任,構建良好的教育發展生態。
3、泰州實驗學校
泰州實驗學校以“全人發展”“五育融合”為核心理念,指向學生不同發展維度,建構校本化課后服務“1+X+Y”課程套餐:個性助學(基礎課程) + 自主選學(選修課程)+ 項目研學(體驗課程),為課后服務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指導學生完成學科作業,培優補差的基礎上,涵蓋習慣、智識、健康、藝術、勞動等五育,開設135門選修課程,保證每位學生參加1—4門選修課程,發展興趣特長。開展“走讀鳳城”“少兒模擬法庭”“小記者行動”“小海豚職業體驗之旅”等項目化體驗課程,提高學生跨學科知識運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勞動實踐等能力。“五育融合”的課后服務課程,讓學生走到舞臺中央,形成整體性成長。
在指導學生完成學科作業,培優補差的基礎上,涵蓋習慣、智識、健康、藝術、勞動等五育,開設135門選修課程,保證每位學生參加1—4門選修課程,發展興趣特長。
開展“走讀鳳城”“少兒模擬法庭”“小記者行動”“小海豚職業體驗之旅”等項目化體驗課程,提高學生跨學科知識運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勞動實踐等能力。
“五育融合”的課后服務課程,讓學生走到舞臺中央,形成整體性成長。
來源:“雙減”辦、宿遷市教育局、鹽城市教育局、泰州市教育局
編輯:王筱編輯:王筱
審核:謝雨辰
審核:謝雨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