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來自2023澳門大學生江蘇實習實踐計劃的澳門籍大學生和江蘇大學生志愿者30余人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江蘇省方志館等進行參訪實踐,觸摸歷史、浸潤文化,開啟涵養家國情懷的“紅...
7月15日,來自2023澳門大學生江蘇實習實踐計劃的澳門籍大學生和江蘇大學生志愿者30余人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江蘇省方志館等進行參訪實踐,觸摸歷史、浸潤文化,開啟涵養家國情懷的“紅色之旅”。
探索歷史真相!蘇澳大學生傳遞和平信念
走進紀念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一座座震撼人心的雕塑,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照片……讓前來參觀的學生心情沉重、眉頭緊鎖。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澳門大學生陳家弘告訴記者,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家里六代中醫,這次參觀對他來說有著別樣的意義。他看見這段歷史中閃現著外籍醫生救死扶傷,守護遇難者的身影,“讓我深切感受到一份職業的使命與擔當。醫者仁心,無論什么國籍,我們都應該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希望我們能夠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讓孩童不再驚恐,讓母親不再哭泣,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就讀于南京大學的澳門大學生林凱昕告訴記者,紀念館墻上刻著的文字讓她感觸頗深,“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讓歷史不再重演。作為一個在南京上大學的澳門人,這次參觀機會讓我能夠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并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涵養家國情懷!在行走間感受“蘇式”魅力
記者了解到,當天,蘇澳大學生還前往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江蘇省方志館等紅色景點,沉浸式了解江蘇的璀璨文化和深厚人文底蘊。
不少同學表示,江蘇省方志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場,講解員以江蘇省13個設區市的文化地標作為開篇,給同學們介紹方志一般用于記載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而江蘇就是一個方志大省。
江蘇大學生志愿者潘明莉告訴記者,她是鹽城人,這次在方志館看到了關于自己家鄉的文化與發展脈絡,讓她倍感自豪的同時,也十分想念家鄉,“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努力增長本領,爭取為家鄉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澳門大學生黃睿文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金融和視覺藝術雙專業,她表示,自己一進館就被門口的卷軸所吸引,“卷軸上的字通過鏤空的方式起到了著重強調的作用。方志館精致緊湊,每一處展示都將藝術設計與江蘇的發展巧妙結合,互動性很強,讓我們不僅看到,更感受到江蘇的文化氣息。”
據悉,2023澳門大學生江蘇實習實踐計劃還將利用周末時間前往鎮江、揚州、連云港等地,參訪國情教育基地,打卡城市網紅地標,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在行走間感受“蘇式”魅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晨
見習記者 徐彬雯
攝影 朱思琪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