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圖書館數字治理與知識服務創新”論壇暨江蘇省高校圖工委成立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召開。現場特別舉行了“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揭幕儀式,正式啟動“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
11月22日,“圖書館數字治理與知識服務創新”論壇暨江蘇省高校圖工委成立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召開。現場特別舉行了“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揭幕儀式,正式啟動“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建設項目。全省高校攜手共建古籍聯合數據庫,這在全國也是首次。
古籍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脈綿延不絕的歷史見證。推進古籍數字化,加強古籍數據管理和開放共享,可以讓束之高閣的古籍走出“深閨”,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項目建設,意在通過融合更多高校的更多稀見文獻資源,為這些文獻內容的深度標引、知識發掘和文獻信息關聯等提供重要文本基礎,最終建立起一套文本整理數字化與功能利用智能化的江蘇省高校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庫。
據悉,目前共有包括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在內的省內八所高校的圖書館,參加了“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的第一期建設,已上傳珍貴古籍文獻近百部。
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揚州大學圖書館、江蘇師范大學圖書館等六所高校的圖書館,均被列入“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其中,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古籍線裝書已達近40萬冊,善本3000余種,列入《全國古籍善本總目》的有556種,10000余冊,還有44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除前述六家“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以外,還有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淮陰師范學院圖書館參與建設。
“圖書館是典型的‘數據集中’、‘以數據為核心資產和業務’的大數據行業。有必要匯聚高校圖書館可開放協同的數據資源,實現基于數據資源的價值共創。”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孫建軍教授表示,江蘇省高校珍貴古籍資源庫框架的建立,將文獻整理工作與新科技相結合,打造具有江蘇高校特色的古籍資源數據庫,不僅促進了文化傳承與學術研究,也有利于推動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攝影 佘治駿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