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工作是長流細水,應注重常態化和實效,從而真正潤澤學生。目前來看,在落實“雙減”工作中有三個難點:一是教師隊伍需要進一步保障。課后服務工作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更加充足的...
落實“雙減”工作是長流細水,應注重常態化和實效,從而真正潤澤學生。目前來看,在落實“雙減”工作中有三個難點:一是教師隊伍需要進一步保障。課后服務工作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更加充足的教師,也需要更多“專業+特長”的教師,以確保課后服務質量。二是場地限制需要花大力氣化解。部分學校尤其是大規模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工作受場地限制較大,不少活動項目難以有效開展,客觀上影響了課后服務質量。三是評價考核機制需要進一步優化。
實現校內增效,才能校外減負。我們始終認為,“雙減”工作是一套需要內外兼修、魂魄并鑄的拳法。“外功”是作業的全程管理和科學優化,是校外培訓的從嚴準入和規范管理;“內功”則是著眼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內教足教好,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實現課后服務的全面推進和質量提升。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雙減”落地的根本保障。對此,淮安市大力實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點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樹立理想,砥礪品格,增長本領,努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穩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縣中振興計劃。同時,持續開展“廣德育”“廣閱讀”“廣教研”建設工程,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提升百姓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
著力深化課堂教學綜合改革,是深入推進“雙減”落地的必然要求。我們通過給學生提一些問題、給學生做一項任務、給學生留一段時間、讓學生作一次交流、讓學生當一回老師,將“五育融通”作為“融學課堂”的實踐導向,“資源融匯”作為“融學課堂”的實踐路徑,“學教融合”作為“融學課堂”的實踐基準,改變現有課堂仍然存在的重育分、輕育人,重講授、輕合作,重經驗、輕創新的現象,以行政推動、示范帶動、整體聯動,切實推動課堂不斷增值。
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嚴格規范作業是“雙減”落地的直接保證。中小學課后服務是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要進一步擴大課后服務覆蓋面,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拓寬課后服務渠道,促進課后服務升級提檔、挖潛增效,滿足學生和家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作業統籌監管機制,杜絕作業布置隨意、過量、低效。我們將課后服務作為社會感知“雙減”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推出具有淮安特色的課后服務體系,努力形成“讀起來”“動起來”“唱起來”“畫起來”“演起來”等5種鮮活的校園樣態。
(本報記者單藝偉采訪整理)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年3月9日 第5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