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教育廳發布中小學入學政策,一時間網絡刷屏。《最新重磅!定了!江蘇全省公民同步招生!指標生不低于70%》在我們的后臺和微信上,很多家長要求我們談一下省廳的新政策發布對以后的擇校升學有什么...
昨天,省教育廳發布中小學入學政策,一時間網絡刷屏。
《最新重磅!定了!江蘇全省公民同步招生!指標生不低于70%》
在我們的后臺和微信上,很多家長要求我們談一下省廳的新政策發布對以后的擇校升學有什么影響。應廣大家長朋友的要求,我們今天就對省教育廳的政策進行解讀。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和大家說一說。
壹
省廳的政策是對今年全省招生定下了底線和基調
這個基調就是公辦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當然這只是省廳的指導性意見,具體落實和實施,還要等各市、各區的方案出臺,才算是靴子落地。但大趨勢“公民同招”不會變。
很多家長都不了解公民同招到低是怎么招生。
簡單地說就是公辦、民辦在同一時間進行招生。
就拿小學來說,與以往招生相比有兩個地方不一樣:
1、報名時間不一樣。以往民辦小學招生都是在4月底發布招生方案,5月初進行面試,公辦學校則是3-4月家訪,5月中旬進行報名登記。
2、錄取時間也不一樣。民辦小學都在6月底前完成錄取工作,公辦小學則在8月中旬之前公布錄取名單。
都是學校,但公辦的招生和錄取要明顯落后于民辦小學。
初中的招生和錄取則更為明顯,雖然教育部門一直強調不允許提前招生,但是實際上,很多民辦學校都在3月份,更早的在12月份就開始提前行動,搶走一批優質生源,5、6月份基本上民辦學校已經招生結束。而這個時候,公辦校才開始發布招生計劃,進行登記,一直到8月份,公辦校才會公布招生名單。
公辦招生落后民辦招生整整7-8個月。
由于民辦資源的稀缺,所以每年3-5月都是民辦學校招生季,也是家長最忙的時間,好多民辦學校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內,瞄好了對象,選好了學生,沒有被選上的就只能留在學區內的公辦校。
這就是很多學者所謂的“公退民進”。
針對這種情況,很多學者向教育部呼吁,這種政策是對公辦校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長此以往將會影響教育的公平性。于是,教育部發文要求各地實行“公民同招”。江蘇省廳的政策也是延續了教育部入學政策意志,并無變化。
貳
公民同招,同的是招生、報名時間和錄取時間。
以小學為例,今年很大可能是采取網上報名的方式進行錄取,學齡前兒童家長在教育部門指定的網站,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信息登記和填報。
假設家長可以選擇一所區內熱點公辦學校和一所民辦學校,網上填報截止之后不得更改,有點類似于中考志愿填報。
在同一時間進行熱點學校的搖號和民辦小學的招生面談。根據我們的設想,應該是類似于中考志愿填報一樣模式,家長可以填報第一、第二志愿的方式進行。
比如說填報的民辦是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公辦是第一批次第二志愿,那么先進行民辦面試,合格則被錄取,不合格,則進入第二志愿,參加公辦校搖號。注意:這里的公辦并不是指的學區內的公辦,而是指的區內熱點學校。
也或者,同一天進行面試和搖號,如果兩個都中,則按照第一志愿進行錄取,如果只通過了一個學校面試或者搖號,則自動被錄?。蝗绻粋€學校都未錄取,則回原來學區。(南京政策還未公布,按照浙江杭州政策是“同類靠后”的原則進行錄?。?/p>
當然,這里最厲害的就是“同類靠后”,這也是讓很多學區本身不錯的家長望而卻步,但是這對于原本學區不好的家長來說,反正已經“赤腳”,還不如搏一下,總歸是多了一次機會。
對于民辦中學的招生和錄取,據反饋,今年或許不滿足條件開展系統選擇學校,仍然采取以往方式進行錄取,唯一不同的是還是要實行“公民同招”,即在同一個時間,進行面試和公辦校的登記。
另外,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省里規定:民辦初中的搖號比例要從現在的20%提升到40-60%之間,具體南京是多少搖號比例,還是要等南京政策出臺,但最低不得低于40%。
叁
公民同招的優缺點分析
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減少學校招生的成本,降低了民辦學校的熱度,為公辦學校保留了一部分生源。同時,實行公民同招,也大大減少牛娃家長的占坑行為,為其他非牛娃擇校增加入學機會。
缺點是對于好學生減少了選擇的機會;對于成績中等或者偏下的學生,由于競爭激烈,想要憑借孩子自身條件擇到好學校的機會也少了許多。
實施同招之后,就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作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盲目地亂選,否則容易擇校失敗。
公民同招,從大層面上來說是保證公辦民辦齊頭并進,對家長來說,想要上好學校,還是要看孩子的成績以及家長的努力。
肆
關于招生中的電腦派位
文件中明確:
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與協調,通過“區域統籌”、“一校一策”的辦法,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對出現空余學位的熱點公辦學校,一般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在區域內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入學。
以上對民辦學校招生入學方式進行了解釋,意思即如果報名民辦的人多了,那么就有三種方法:
1、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分配到民辦還是公辦?未知);
2、一所學校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采取電腦搖號進行招生。
教育主管部門傾向于第三種方案,即電腦搖號方式進行,省事省心,但是這種方案讓民辦學校非常抵制,因為這樣一來,就會降低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所以一直都沒有實行。
而對于家長來說,也不愿意采用搖號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對于好學校動輒幾千人參加報名來說,搖號的概率實在是太小了,完全是看運氣,將孩子的未來交給運氣上,是絕對不靠譜的。
不過可以預見,不管民辦學校和家長是否愿意,報名超過招生人數采取搖號是未來民辦學校入學的方向。
另外,對于民辦學校除自主招生之外的40%搖號,如果今年真的要實行了,對民辦學校的沖擊還是比較大的。除非是學校提前鎖定生源,家長也提前得到了學校的承諾,否則家長也不會冒著風險去參加這所學校搖號,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對于公辦熱點學校,實際上,據我們了解,不少拿出來的熱點學校有好學校,也有比較薄弱的學校。
而一般來說,投好學校的家長比較多,投較為薄弱學校的家長比較少。對于一般家庭來說,能不能搖上,就完全看運氣了。
伍
談一談指標生70%
很多人都在問,指標生到低是什么鬼?
實際上,指標生就是點對點的招生。簡單地說就是A四星高中指定幾個名額給B初中。這里的B學校的幾個名額,就是指標生名額。這里的70%,指的是所有有指標任務的四星高中的招生總數。
教育廳在2018年2月就已經出臺中考文件,要求:根據初中畢業生數和辦學情況,按不低于70%的比例將熱點公辦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初中學校,分配名額適當向農村初中和城市薄弱初中傾斜。
現在,我們指標生都是招生總數的50%,也就是說,除掉學科競賽、體育、藝術特長生之外,所有四星高中招生中的一半人數都分給了各個初中校(指標生),另外一半留給統招生。
普通高中招生計劃一覽表
以金陵中學為例,2018年普高招生600人,除去54個學科競賽、體藝生之外,還有546個普高學生,其中指標生就是273個,統招生也是273個。這是按照50%的指標生來計算的。
如果按照70%的指標生來計算,有383個名額給指標生,統招生只有163個,其中相差了220個名額。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以后想要通過統招生進入金陵中學就更加的難了。根據去年金陵中學的錄取分數和排名來看,金陵中學錄取分數線為648分,排名在前1636名。如果指標生上升到70%,那么統招生的分數線和排名必然上漲,至于漲多少?那就要看分段排名了。
一、普通高中
1040金陵中學
648
1636
三A三合格
336
222
不僅僅是金陵中學,因為指標生擴大,非高分成績學生占據了統招生的名額,所以大部分的四星高中的錄取分數線都會上調。
陸
不過家長也不要太過擔憂,指標生每年都錄取不滿,拿去年來說:
2018年中考,指標生招生計劃數:9212人;指標生錄取人數:5759名;未完成數:3453名;2018年指標生“浪費”:3453個名額?!袄速M”名額將自動轉為普通招生計劃。
再來看一下2018年各個指標生學校的數據吧!
從上表可以看出,越是好的學校,指標生的余額越是少,越是不好的學校,指標生的余額越是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是很多家長并不了解指標生的用處,浪費了指標生的名額;
第二就是很多成績不錯的學生,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填報差學校的指標生,想要沖更高的學校;
第三是對相對薄弱的學校來說,即使分到了指標生的名額,即使是比較好的孩子也達不到“全市中考成績排名前30%”這樣的硬杠杠,這樣就浪費了。
第四就是一些指標生學??赡軐嶋H錄取分比指標生要求分還低,也就沒有人填報了。換個角度來說,排名越靠前的四星級高中,指標生的報考才越有意義。而排名靠后的四星級高中,甚至一些壓線的四星級高中,他們的指標生錄取線,竟然比他們的中招分數線還要高。
第五就是有些學校進行了引導,用一些政策吸引孩子和家長放棄了指標生。
通過以上指標生的分析我們也得出一個結論:
假如將指標生提高到70%,那么通過指標生進入到好學校的學生將越來越多,由此導致好學校的分數線將會極大的提高,也越來越難考;而相對薄弱的學校,指標生填報人數仍然很少,但分數線將會降低,能招到的好學生也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中間學校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比方說:原本踩線可以上南師和金陵的學生,或因為指標生增加,現在只能降低一個檔次選擇學校。以此類推,原本都只能往下一檔次的學校選擇。
指標生增加的好處就是校內排名靠前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保障,不過既然是校內成績排名靠前,那也不擔心沒有學??梢陨希罱K受傷害的還是那些在校內成績中等或者偏下的學生,可能就要有一些危險。
作為學生來說,不管政策如何變化,成績永遠是王道,只有成績好,才會有更多的選擇,沒有成績,一切都是虛妄。另外,以前是參考市內排名,而現在更多地是要看校內的排名,如果校內排名靠前,上好學校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有風險就有機會,關鍵是有沒有足夠的努力和運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