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櫻花樹上的櫻桃可否充饑?”“我現場嘗試口感非常不友好,不建議食用。”5月2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園平臺上的一段對話火了。一位同學通過“信大e家”平臺留言,學校總務處貼心回復。暖心的對...
“老師,櫻花樹上的櫻桃可否充饑?”“我現場嘗試口感非常不友好,不建議食用。”5月2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園平臺上的一段對話火了。一位同學通過“信大e家”平臺留言,學校總務處貼心回復。暖心的對話引發全網熱議。記者了解到,南信大“信大e家”平臺記錄了多段師生之間的對答,不僅言語幽默,而且辦事暖心高效,已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神仙“許愿池”。
“不是吧,他還真嘗了,這老師能處!”
根據學生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傳的截圖,這段對話發生于今年的5月6日。“老師你好,想問問圖書館門前那個大道兩邊的櫻花樹上,櫻桃可以吃嗎?謝謝。”學生有點饞,但老師們不僅不在意,還迅速給了回復。落款為“總務處”的負責老師在學生提問后兩個小時,迅速給出答案,“同學你好!我現場嘗試口感非常不友好,不建議食用。祝你學習進步!”
兩小時里,總務處不僅給了回復,還去實地嘗了嘗。這效率絕對“杠杠的”。師生間的幽默對話被發到了網上,網友們樂開了花,“不是吧,他還真嘗了,這老師能處!”
關于櫻花樹上結櫻桃的對話還沒有結束。很快,南京信息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還給了延伸科普:雖然櫻花和櫻桃是近親,它們的花期和果實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櫻花樹結出的果實通常較小,且成熟時顏色為紫黑色口感澀,幾乎不能食用。
這已經不僅僅是“幽你一默”的程度了,科普效果完全超出預期。南信“信大e家”平臺也因此光速出圈。
能吃與不能吃的討論,處處透著溫暖
在南信大“信大e家”平臺,學生們常見的討論話題都離不開吃。正是長個子的年紀,看到啥都想“來兩口”。記者在“信大e家”平臺上看到,還有同學提問,“學校的杏樹、枇杷樹、石榴樹、桃樹能吃嗎?熟了嗎?可摘嗎?”總務處的回復同樣及時,“同學你好,校園石榴品種為小石榴,既可賞花又可賞果,但果實酸澀,不可食用。但是歡迎拍照分享啊:)”
最后多出來的標點可不是“手抖”,一個冒號和一個后括號,組成了網絡世界里的“微笑“表情包,和“00后”交流,完全無代溝。
記者了解到,在南信大,不能吃的是真不能吃,但能吃咱真必須吃。得知學校杏園的杏可以食用后,不少大學生搶先“炫”了起來。一位學生還曬出了自己在校園摘杏子的照片,實打實一兜子,的確誘人!學校在杏樹上掛了一塊牌子,給同學們友善的提醒,“我熟了再摘,熟了一起摘!”
學校:放心去追夢,其余的交給我們
“最溫暖大學”的溫暖程度再加倍,“信大e家”早已成了給學生花式送溫暖的“許愿池”。大饞丫頭大饞小子啥都問,最溫暖的他們啥都答。一位在校六年沒吃到過苦瓜炒雞蛋的同學,十分懷念家鄉的味道。學校在看到“信大e家”上的建議后,便在他常吃的食堂火速安排、特別供應。“學校早飯可以增加一點粗糧嗎?”“明天安排!”“希望我們學校也能研發一款文創雪糕。”“我們努力!”千般美食,萬種滋味,酸甜苦辣,有求必應。“花式送溫暖”,南信大很認真。
記者聯系了南信大校方,試圖讓負責回復學生留言的老師出來說兩句,但老師們卻表示,還是不了吧,“保持點神秘感。”
據悉,不僅是在夏天,南信大的一年四季都“有求必應”。學校于2022年1月開啟“冬捕行動”,校園池塘里活蹦亂跳的魚兒們上了餐桌,食堂開設免費全魚宴!酸菜魚、魚頭燒豆腐、醬椒魚塊、五香熏魚......討了個“年年有余”的好彩頭。
師生們常用的“信大e家”,自2017年開通以來,也已經處理了各類咨詢建議20萬余條,成為南信大學子心聲的“感應器”。校方發文稱,希望學子“放心去追夢、安心去成長、暖心去生活。其余的,交給我們!”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