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江蘇科技大學附屬小學舉辦了鎮江市小學STEM實驗學校課程教學研討、京口區小學STEM課程專項培訓暨江科大附小第十一屆“銀杏之約”教學節活動。市教育科研中心、京口區教育局有關領導,以及各縣市區教研員、項目學校負責人、各校教師代表、科大附小家長代表等100余人參加活動。
操場上30余小創客展示的有趣的家庭實驗室課程,是科大附小陽光創客文化體系中的一項兒童個人定制的STEM項目探索課程。孩子們在陽光創意導師的指導下,探索發現生活:使用檸檬汁密寫文字;觀察小斑鳩成長過程;種植同樣的種子對比水培與土培的區別;使用太陽能探索無水栽培,江科大附小在開展兩年的嵌入式的STEM課程全員教學后,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都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家校融合的陽光創意聯盟建立后,課程的空間從學校走向家庭,讓課堂成為無邊界填空。如今,這個課程研究有目標、過程有指導,結論有分析,課程走向體系化發展。
江科大附小的優秀骨干教師展示了14節各類STEM整合課程,有科學與語文整合課《小小清潔車》、數學與美術整合課《玩中學》、語文與音樂整合課《我們愛你啊,中國》、英語與信息技術整合課《B 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復習》、美術與語文整合《各式各樣的椅子》等。老師們根據兒童的知識、能力、情感的結構特點安排教學的組織形態,強化課程的趣味性、體驗性、發展性,形成STEM課程的整體構建和融合創客學習的STEM課程模式。其中《小小清潔車》是學生制作、推銷售賣清潔車,讓孩子像科學家探索未知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路徑去學習,力求操作與思維的有機結合,層層遞進,使學生處在積極參與的狀態中。
整合課程展示后,江科大附小校長作了題為《“基于兒童,聚焦素養”STEM項目化課程的實踐探索》交流匯報,介紹了學校以“玩、做、造、創”為核心,進行STEM+項目化課程實施;匯報了學校STEM課程的設計思路、項目涉及到的整合維度、教育實踐經驗、評價體系等內容.
下午,各實驗學校組織實踐經驗交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