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緊緊圍繞高水平、有特色的行業高職院校辦學定位,立足城鄉建設事業一線,瞄準智能建造、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等行業轉型升級熱點,以加...
在全面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緊緊圍繞高水平、有特色的行業高職院校辦學定位,立足城鄉建設事業一線,瞄準智能建造、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等行業轉型升級熱點,以加強“金專業、金課、金師、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設為基,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度進行政行校企研協同育人,積極探索城鄉建設行業“綠色+”“智能+”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在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中展現“城建擔當”。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金專業”
面對傳統建筑產業“智轉數改”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現狀及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不斷優化,學院堅持土木建筑大類主體地位不動搖,全面打造適應產業鏈發展需求的“金專業”,實現教育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將專業群建在產業鏈上,與數百家龍頭企業實現精準對接,以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和5個校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抓手,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等形式,將建筑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新標準全方位融入專業建設,有效提升專業與產業發展的協同性。充分發揮專業群引領輻射作用,全面推進專業數字化改造,新增了智能建造技術等數字化專業,完成14個“金專業”的數字化升級改造,精準提升專業建設與行業發展的契合度。
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金課”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學院著力實施“金課”工程。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深入行業、企業一線開展訪企拓崗,開展人才需求狀況、職業崗位素質與能力要求、知識與技能要求、職業資格證書需求等狀況調研,根據調研結果,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科學設置課程體系,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組織開展“金課”建設培育,從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特色創新等方面進行提升引領,加強課程思政育人,以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產教融合、提升教師能力為導向,打造了第一批12門“金課”?!敖鹫n”主講教師榮獲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二等獎多項,以及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和常州市“師德標兵”、“先鋒90后”等多項榮譽。
優化培育機制體制,打造“金師”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實現教學模式創新與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學院積極打造“1+4+4”“雙師型”教師培育機制,聚焦一個專業,依托學校、企業、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四方平臺,培育教學型、科研型、技能型、綜合型四類“雙師型”教師。積極響應國家“3060”“雙碳”目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等,以“雙師型”教師培育為抓手,以解決地方治理、企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等項目為契機,借助博士與科研機構“智囊團”力量,將產業科技創新的新技術、新工藝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盤活“雙師”資源,以科研創新加速產業升級進程、反哺產業發展。以學校3支“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為引領,發揮“金師”的傳、幫、帶作用,提高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校建成“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工作站4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3支,完成“雙師型”教師認定211人,培養省級以上技術能手11人、產業教授16人,建設省級“333”工程、高?!扒嗨{工程”等省人才項目32個。
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打造“金地”
聚焦職業教育改革重點任務,學院搶抓智能建造發展機遇,牽頭組建了“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職教聯盟”,牽頭成立了全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產教融合共同體,打造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共育“金地”,推動形成匹配智能建造行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新格局。學院成立“建筑產業現代化創新學院”,深入推進卓越人才培養工作,累計培養了120余名BIM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了20余個校企共建項目,并多次獲得省級以上BIM應用大賽一等獎。聚焦校企合作辦學機制體制創新,與數百家企業共建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600余個,入選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5家,建成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項目8個、企業學院13個、產業學院5個、技術工程中心14個,推動形成“共育、共管、共享、共擔”的產教融合新模式。
豐富教材建設形態,打造“金教材”
不斷提高教材建設質量,是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專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學院緊跟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打造內容新、方法實、有引領性的“金教材”,與江蘇省建設教育協會、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編制出版國內首套智能建造系列教材6部,入選省部級以上規劃教材16部。積極開展契合專業需求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主持、參與建設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9項,主持建設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項,出版新形態和數字化教材7部,獲批“十四五”國家職業教育規劃教材4部。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年1月5日 第8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