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陰師范學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勇擔時代責任,貢獻青春力量。
近日,淮陰師范學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勇擔時代責任,貢獻青春力量。
汲取精神力量,勇擔時代使命。校“翔宇理論學習宣講團”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周恩來崇高精神風范傳承和弘揚等方面,在全國近160個學校、社區和企業廣泛開展宣講活動,引導學生、社區居民和企業員工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新傳學院、教科院“新安旅行團”精神宣講團走進新安小學開展紅色研學活動,沉浸式體驗了一堂生動的“青春思政課”。音樂學院“樂之音”實踐團在淮陰區劉老莊鎮以“音樂+思政”的形式開設了一堂音樂思政課,讓當地群眾在音符中重溫崢嶸歲月。外院“筑夢實踐團”成員前往淮安、揚州、沈陽、天津等地,在當地周恩來讀書學習舊址進行參觀學習和志愿宣講,追尋紅色足跡,重走求學之路,汲取精神偉力。
賦能鄉村振興,匯聚青年力量。生科院“蕈海食用菌”實踐團在淮陰區相關企業利用研發的“菌絲低溫促生長劑”,幫助企業縮短出菇時間,實現經濟效益提升。美術學院“藝徒”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淮安區平橋鎮沈莊村,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用畫筆描繪美麗鄉村。公共管理學院“綠水青山”社會實踐團走進淮安市淮安區康園農業、清江浦區中心匯科技園等地,深入研究探索了返鄉創業大學生的基本現狀、政策效度與優化路徑。馬院“鄉村振興田野調查團”走進淮安區車橋鎮豐年村,從人才振興戰略出發,實地調研、探索鄉村振興有效發展路徑。
聚焦發展成就,共繪愿景藍圖。歷史學院“麥芽守望”實踐團在淮陰區淮高鎮大福村圍繞服務“一老一小”群體,通過開設文化學習、藝術課堂、舉行拓展訓練等助學活動,助力大福村鄉村兒童多元發展。法學院“網約車權益保障團”以線上收集問卷、線下深入訪談的方式,為加快解決網約車平臺用工困境的對策探尋和網約車新業態法律法規的完善貢獻青春力量。商學院“數字e村治”實踐團在洪澤區農業農村局等處開展實地調研,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從專業角度研究探索出促進品牌農產品價值提升的策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