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白芷、艾葉、藿香、石菖蒲,這是芳香中藥,有辟除穢濁毒氣、防疫侵襲的功效,可以用于制作防疫避瘟香囊。”日前,在揚州市職業大學醫藥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該校醫學院藥學系教師吳敏正向學生介紹...
“蒼術、白芷、艾葉、藿香、石菖蒲,這是芳香中藥,有辟除穢濁毒氣、防疫侵襲的功效,可以用于制作防疫避瘟香囊。”日前,在揚州市職業大學醫藥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該校醫學院藥學系教師吳敏正向學生介紹各種藥物名稱和功效。師生們圍坐學校中藥房一隅,按照制作步驟,一針一線精心縫制香囊袋,藥香悠悠。
這樣的場景在揚州市職業大學經常可見。近年來,該校醫藥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展覽、科普教育活動,傳承中醫藥文化,講好中醫藥故事,成為深受師生和周邊群眾歡迎的中醫藥文化窗口。
中醫藥文化浸潤學生精神世界
“快端午節了,這是我自己制作的中藥香囊,可以芳香辟穢、驅避蚊蟲。”端午前夕,在每月一期的中醫藥講座結束后,該校醫學院醫檢2104班常洪穎和同學們來到模擬中藥房,動手制作中藥香囊。“我們要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能以這種方式回饋老師,我們特別開心。”常洪穎說。
中醫藥講座和香囊制作活動是健康科普宣傳教育基地開展的諸多中醫藥文化活動的一部分。“醫藥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是立體直觀的教科書,是形象生動的大課堂,也是學生學習實踐的工作室。”該校醫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院長羅惠媛介紹,校醫藥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是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包括中醫藥文化展區和康復護理文化展區。基地內建有館藏豐富的中藥標本館,目前陳列的中藥飲片約1000種、臘葉標本約180幅、浸制標本約150瓶、經方驗方26組,館中還配備了全國中藥資源查詢系統,能詳細地查詢到全國植物、動物和礦物藥種類約3500種。
“我們把中醫藥科普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延續和補充,傳承中醫藥文化,弘揚中華國粹,讓中醫藥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浸潤學生精神世界。”羅惠媛說,基地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既能有效引導在校學生更好了解中醫藥文化,也能培養和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中醫藥健康融入大眾生活
“健康教育基地的作用之一就是為大眾科普中醫藥知識。”揚州市職業大學醫學院黨總支書記盧子華說。如何讓中醫藥文化更好融入社會大眾生活?不僅需要人們走進中醫藥科普館,更需要健康教育基地“活起來”。盧子華介紹,從2014年開始,該校醫藥健康教育基地每年推出一個中醫藥主題,服務周邊大眾及中小學學生。
從“糖尿病飲食管理”到“噎食急救技能指導”,再到“中醫穴位保健”,基地選擇貼近大眾生活的主題,為周邊居民開展中醫藥健康講座、進行慢性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科普中醫藥健康常識;還針對青少年兒童開展中醫藥親子活動,通過“情境模擬—體驗探究—實踐感悟”等環節,提升青少年兒童中醫藥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
每逢愛耳日、愛眼日等節日,該校基地便會組織人員到當地中小學開展科普活動。今年愛耳日期間,該校紅醫先鋒隊的志愿者便前往儀征市陳集中心小學,指導并帶領小學生們做護耳操,并將親手制作的預防感冒中藥香包贈送給小學生。
為提高學生及大眾中醫藥健康素養和科學素養,該校還累計推出50期“云上科普”大講堂,內容涵蓋中醫養生、中醫健康與生活等,讓中醫藥為大眾健康護航。
揚州市職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剛表示,醫藥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將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的育人功能和獨特優勢,進一步立足大眾健康需求,打造健康教育主陣地,培養健康宣教主力軍。
(通訊員:梁孝梅 彭建明 沈大雷)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2023年6月21日 第2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