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村牽手興農育人,亞夫精神薪火相傳。6月5日下午,鎮江第十中學攜手京口區諫壁街道月湖社區開展共建活動,依托網格聯動服務日,舉辦了小桶水稻種植實踐活動,用亞夫精神培養學生“愛農、助農、興農”的...
校村牽手興農育人,亞夫精神薪火相傳。6月5日下午,鎮江第十中學攜手京口區諫壁街道月湖社區開展共建活動,依托網格聯動服務日,舉辦了小桶水稻種植實踐活動,用亞夫精神培養學生“愛農、助農、興農”的良好品質。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活動中,第十中學副校長高諫赟對小桶水稻種植第二季活動做了總結,對新一季主題教育活動提出要求,并希望同學們尊重農民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亞夫興農股份有限公司“亞夫興農”代表袁率文以二十四節氣為主線,為同學們講解了節氣與農業生產的關系,介紹了水稻的生長周期、種植和收割時間,并示范了插秧的方法和技巧。隨后,同學們結成“護苗小組”,來到自己小組的“專屬小桶”旁,擼起袖子,小心翼翼地將嫩嫩的小秧苗插入土中,還反復確認自己的秧苗有沒有擺正,有沒有種好……月湖社區“二妹子”志愿者們在一旁,紛紛動手指導同學們,讓小秧苗栽種得更直、更好。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月湖社區黨總支書記李雷說:“在農業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許多地區田地種植已經實現機械化。但插秧作為一項傳統農耕活動,同學們在親手插秧的同時,體驗的是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學們、志愿者們插下的不僅是秧苗,也是秋天豐收的希望,不僅傳承了農耕文化,也凝聚了新時代奮進力量。”(通訊員 武園園 丁志超 全媒體記者 林蘭)
圖片由月湖社區提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